牟定县安乐乡大力扶持肉牛产业发展,精心打造“优质饲草及饲料玉米种植+肉牛繁育养殖+粪污综合利用+中低产田改良+棚膜经济”的循环产业链,通过土地流转、入厂务工、饲草种植和秸秆回收等多元渠道增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鼓起腰包。

牟定安牧园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标准化养殖厂房
走进牟定安牧园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标准化养殖厂房,小牛、母牛、肥牛分别在各自的牛舍和运动场中进食或悠然踱步。喂料时间一到,养殖员借助各类机械设备,开始粉碎青草、拌饲料,随后驾驶喂料车,穿梭于一间间牛舍进行投料,整个喂养过程尽显现代与智能特色。
牟定安牧园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作为安乐乡政府招商引资企业,于2022年11月落地建成,总占地面积200余亩。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60亩土地平整,建成一、二期项目,包括13个牛棚及附属设施,并引进500余头西门塔尔优质基础母牛和能繁母牛。目前,牛的存栏总数达800头,其中,基础母牛约500多头,其余为肥牛和小牛。
建厂初期,喂养原料短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自建厂以来,每年需斥资75万元向省外采购干草料。为破解这一困境,企业积极从农户手中收购青黄玉米秆、玉米秸秆,并开展青草种植。2024年,企业从当地收购青黄玉米秆1500余吨、玉米秸秆4000余吨,带动群众增收195万余元。同时,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协调支持下,企业还在猫街、石板、河心、直苴4个村委会流转600亩土地,用于种植巨菌草,有效解决了青草缺乏问题。“我们流转的土地主要是撂荒地,与农户签订了10年合同,前5年平均每亩租金250元,后5年每亩租金280元。土地租下后,不仅解决了饲草问题,还能通过牛粪还田处理粪污,改良土壤。”企业负责人王明说。
与此同时,群众还能通过就地就近入厂务工或在青草饲料基地收割青草获取工资,增加收入。一个“牛”产业,催生出多元增收路径。“我每个月能有4000多元,在这里工作让家里经济宽裕不少。”作为公司固定员工,安乐乡小石板村村民毕成艳已在养牛场工作两年多。
“割草需要20人左右才能满足需求,工人每天工资约110元,像我们负责管理的每天工资约140元。”在牛厂畜草基地负责管理的洪菊美正在组织务工群众搬运青草装车。目前,企业有固定工人12人,按平均每人每月平均4200元工资计算,每年可带动群众增收60万余元。每年4月至12月,割青草的季节性用工可带动群众增收70余万元。(通讯员 韩燕蛟 姚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