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牟定县持续擦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牟定科技示范县”、“省级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县”、“部级整建制推进县”、省级“三新”技术推广示范县这四块金子招牌,认真落实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的有力举措,用足我县土地、水利、气候这三个客观要素,抓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
2024年全县围绕“公路美、乡村美、田园美”的“三美油菜”打造,重点从“一壶油、一粒种、一棵菜、一朵花”四个方面做文章,在高速公路、元双公路、姚广公路沿线33个重点村委会打造万亩示范样板,带动全县种植油菜7.6万亩。
“五良”融合保安全、促增收。一是建良田。按照“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保安全”的思路,严格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的相关要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2.95万亩,督促指导全县完成撂荒耕地图斑核实验收1476个,面积9761.01亩,确保耕地保有量33.69万亩、基本农田28.6万亩,达到人均不少于1亩的高标准农田。二是用良种。推广水稻、玉米、大豆等良种,全面完成州下达的目标任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9.64万亩以上。实施玉米制种3万亩,玉米制种平均亩产值达到4000元以上,创建玉米制种大县。三是推良法。积极推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测深施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良法,实施科技增粮、集成技术示范,落实兑现中央、省、州投入大春生产项目资金1779.5万元。典型引路、样板带动,在军屯村委会创建1180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县委书记抓粮食安全示范样板,通过省州县专家测产水稻最高单产达908.8千克,平均亩产达735.7千克; 在官河村委会余家村创建的55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县长抓粮食安全示范样板,全县七乡镇、84个村各完成水稻生产示范样板1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样板1片,带动全县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5万亩,通过省、州、县专家测产、大豆最高单产达119.8千克,样板区内平均单产达104.4千克,全县复合种植区的大豆平均单产达62.5千克、总产量达1562吨;复合种植区的样板玉米最高单产达713.2千克,全县复合种植区的玉米平均亩产达687.1千克,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目标。四是配农机。不断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实验示范推广,开展水稻侧身施肥、无人机施肥、全面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6%以上。五是创良制。大春生产期间,践行一线工作法,实行“大战红五月、苦战100天、百名干部帮百村”,将全局干部职工挂包到84个村委会,既当政策宣讲员,又当科技特派员,还当农情统计员;成立了一个金草帽专家服务团,解决土地撂荒整治、样板创建、技术培训中出现的难题;组建七个科技先锋队深入七乡镇,督促样板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健全完善种子备案等制度,印发牟定县杂交玉米制种工作方案,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
“五新”技术提单产、增效益。牟定县的油菜种植按照“五不空闲”原则,整合资金扶持,通过示范带动,巩固繁制种面积,扩大冬闲田种植面积,加大油菜种植力度,做到应种尽种。一是新品种。我县种植的油菜品种是当前最好的品种,近年来,我县统一采购和引进优质的花油系列、云油杂系列高品质双低油菜新品种云油杂15号、28号、37号、52号等优质品种发放给农户种植,高品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98%以上;二新技术。依托云南省第一个油菜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李根泽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建立和巩固了牟定县油菜种子系列基地,成为云南省最大繁种县,并推广机播、药肥一体化、喷灌、滴灌、机收等技术,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群众收益。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适时间苗、定苗、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措施,创办千亩连片示范样板5片,百亩连片20片,在公路沿线打造万亩观光示范带;三是新农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新型肥料使用力度,采购氮磷钾28:6:8的专用配方肥料和新农药在示范区施用,有效提高单产;四是新机械。在示范样板区采用新型机械进行统一机耕、机播、机施肥、机打药、机筛选、机收等机械化标准生产,每亩可节约劳动力成本400元左右;五是新产品。牟定县致力打造“牟定菜油”品牌,我县种植的油菜是双低(低硫甙和低芥酸)和三高(产量高、含油量高、油酸高)油菜,连年创高产,云油杂52号出油率达48%、油酸含量达76%,号称“东方橄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