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推进学校特色为重点,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声誉,努力把我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为了进一步加快我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制订以下发展规划。
二、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茅阳第二小学创建于2001年9月,是县教育体育局直管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目前有34个班,在校学生1426人,教职工92人。
学校占地14660平米;校舍建筑面积7378平米;体育场地10988平米;绿化面积1820平米;图书29105册;计算机195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121台;有专用音乐教室3间,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各2间;音体美配备已达1类标准。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县教育体育局的关心支持下,茅阳第二小学坚持以德育为抓手,以质量为中心,以安全为保障,以活动为载体,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体职工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润校、团结强校”为办学宗旨,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赶考精神,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开拓创新、踔厉奋发。逐步形成“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管理规范有序,学校特色创建成效明显,养成教育特点鲜明,校园文化深入人心,课后服务异彩纷呈”的办学特色。
(二)目前优势
学校班子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教师团队建设明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学校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轨道;学校教学质量稳定,特色发展鲜明,成效显著;校园文化深入人心;教师专业发展大幅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加强。学校知名度不断扩大,成为同类地区名学校;在学校特色发展方面更加深入,更加专业;数字化校园建设更加完善;“双减”工作全面推进,课后服务丰富多彩、成效显著。社会评价更高,群众更加向往。
(三)目前劣势
1.教师老龄化突出,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2.专业教师紧缺,不能满足学校教学需求,特色活动活动过程中举步维艰。
3.教师职称晋升困难、岗位待遇困难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十分“敏感”、“棘手”的问题。
4.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有遇到阻力,家长担心“双减”会影响孩子成绩;
5.因进城买房、务工导致到校就读的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学校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6.学校办学经费紧张,部分设施设备陈旧落后。
7.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学校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学校发展的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校办成全面加特色;把教师培养成规范加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培养,特长得以发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力争在一年内把学校建成“校风优良、教学优质、环境优美”的示范性学校。
四、学校发展的具体目标
(一)规划学校发展
1.注重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与班子成员和教师共同研讨重新修订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形成学校发展合力。
2.加强团队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发展规划,积极为广大教师发展服务。通过活动增强教师活力,通过骨干引领增强教师责任。
3.学习省州先进学校管理经验,因地制宜打造我校特色品牌,借鉴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继续搞好学校工作。
4.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有效制订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广大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持。
(二)打造学校特色
1.本着因地制宜原则,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原则,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体育等方面学会二至三项技能。
2.特色品牌项目:一是左脚舞大课间;二是千人同吹葫芦丝;三是管乐演奏上水平;四是全国篮球、足球特色学校落地开花。
3.专业引领。适当引入校外专业培训机构参与协助学校培训。
4.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校特色创建将在大众化和差别化上下功夫,在发展和提升上下功夫,在普及与求精上下功夫。
5.考评与展示相结合。为全面加强和推广学校特色创建,学校将加大考核和管理力度,强势推进特色发展。利用各种契机组织开展特色展示活动,推广学校特色。
6.学校特色与“双减”和“五项管理”相结合。让特色发展为学校课后服务发展目标和方向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营造育人文化
1.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班主任培训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
2.倡导全员读书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以“加强学生读物管理”活动为契机,让全体师生人人确立主题、人人参与读书,倾力打造书香校园,精心营造人文氛围,努力办牟定人民满意的教育。
3.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学校楼道、走廊、花园等场所,科学创建学校楼道文化、名人文化、榜样文化、墙壁文化、走廊文化,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浸润心灵。
4.认真举办每年一届的校园文体艺术节活动,每年有创新,年年有特色。
(四)打造绿美校园
为创造优美雅致、健康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校园由绿到美的转变,我校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建设绿美校园,实现了植被和建筑相间分布,楼房、花坛、操场、草坪点缀其间,不同种类的植物相互搭配,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丽校园格局。
(五)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1.尊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智慧,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定期组织召开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积极推广新模式、新经验。
2.掌握课堂教学以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一般原理与方法,经常进行教师制作课件培训,让教师在教学中能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整合教学资源,加强集体备课评课,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3.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
4.带领广大教师学习交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5.积极认开展课赛、课例研究、听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重建课堂教学结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六)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1.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将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2.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以及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法。
3.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指导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立教师成长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4.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推行校本研修。
5.积极做好课题研究。
(七)优化内部管理
1.崇尚以德立校,处事公正、严格律己、廉洁奉献。坚持依法治校,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自觉接受教职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2. 强调“以人为本”理念。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和发展人。以此激发和调动全体师生的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3.共同参与,共同决策。鼓励大家对提出改进管理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独立的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商议,共同决策,让更多的人成为管理者。
(八)调试外部环境
1.坚持把家校合作共赢作为学校对外关系准则,积极开展家校间合作与交流。
2.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接受和实施学校工作的合理建议。
3.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师提升。
4.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设施,优化学校环境。
5.不断引入优质办学资源,让师生得到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