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牟定茅阳初级中学改扩建项目

索引号:11532323MB18662442-/2022-090148 公文目录:规划统计 发文日期:2022年09月01日 主题词: 文  号:无文号 成文日期:2022年09月01日

第一章项目概况

1.区位分析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跨东经100°43′~102°30′,北纬 24°13′~26°30′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辖 1 县级市(楚雄市)9 县(禄丰县、武定县、元谋县、牟定县、双柏县、南华县、永仁县、大姚县和姚安县)。州人民政府驻楚雄市,距昆明市 160 千米。

牟定县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县境南北最大纵距57.6 千米,东西最大横距 53.6 千米。境内最低海拔1140 米,最高海拔 2897 米,县城所在地共和镇平均海拔 1758 米;牟定县总面积 1464 平方千米。 2011 年总人口 20.87 万人,2013 年 GDP35.6 亿。牟定县是离楚雄州府楚雄市距离最近的县份之一,仅35 千米,有元双二级高速跨境而过,处于滇中产业新区的辐射地带。项目茅阳初级中学位于牟定县城西面,文庙街北侧,新南路西侧,距离茅阳中学西南方向3.4 公里为茅阳中学分校—青龙中学。

2.建设规模

规划净用地面积: 24775 平方米(合计 37.16 亩),总建筑面积:约 18641.47 平方米,现状建筑面积:780.35 平方米,新建及改造建筑面积:17861.12 平方米。教职工 114 人,在校学生 1310 人,25 个班级,其中茅阳中学设有七、八 2 个年级,共有 25 个班;茅阳中学分校青龙中学设有九年级,共 20 个班。本次规划18 个班,每班 50 人,共 900 人,教职工 150 人,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报告厅、浴室及室外公厕。

3.现状用地条件

规划范围内用地高程变化较小,高程在从1778.00m 到 1774.00m 之间,最高点位于规划区北部,最低点位于规划区东南角。地块北高南低,整个地块地势较为平坦。项目用地南北长180m,东西宽 133m,其中可建设用地南北长 60m,东西宽 147m。

第二章历史文物保护

1.浓郁的文化背景

牟定县文庙(亦称孔庙),在县城旧城东南隅,位于云南省牟定县城茅阳初级中学校园内,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 年),是牟定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座明代建筑,文庙系宫殿式半拱建筑,艺术水平较高,是研究建筑艺术难得的实物史料,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历史上经过四次修缮,形成了大成殿、祭祀台、东西庑、大成门、棂星门、泮池及池桥等组成的三进四合院落。总面积为2000 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 1394.6 平方米的建筑群。牟定文庙于 1993 年 11 月 17 日被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 6 月,分别被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楚雄州委党史研究室、牟定县委党史研究室认定为中共牟定地下党活动地旧址。

2.悠久的历史文化

牟定文庙建筑风格和规制,是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廷式斗拱建筑格局。据史料记载,牟定文庙原占地面积较大,南至今茅阳初级中学南大门口的文庙街,北至东街口,东西范围是面向东西两庑向外的延伸。主体建筑包括大成殿、东西两庑、祭祀台、大成门、棂星门、泮池及池桥等组成。整座建造宏伟壮美,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牟定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牟定文庙建筑群坐北向南,南北长67 米,东西宽 30 余米,文庙的主进空间在中轴线的贯穿下层层递进,有起点,有结尾,一气贯通。它宏伟的气势,壮观的格局,向人们展示着空间之美;它抑扬顿挫、起伏有致的空间系列,仿佛是一部凝重的交响乐,启迪人们走进儒家文化的神圣殿堂。泮池及池桥。俗称“学海”泮池为长方形建筑,四周环以白玉雕栏砌筑而成。它象征着孔子讲学的地方,碧波荡漾的泮池,犹如文人所用的笔墨,象征着孔子的思想犹如汪洋般宽广,浩瀚和深远。池桥在文庙建筑中,有的地方叫状元桥。在中国古代,只有文采出众的知名人士才有资格恭敬地走上状元桥进入孔庙祭拜孔子。泮池东西两侧对称排列着大小相同的两座亭台楼阁,是勉励生员奋发努力,日后功成名就,读书求学的亭台。

大成门是拜祀孔子主殿大成殿的前门。大成二字,源于孟子语:孔子之谓大成,是因孔子创立的学说吸收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儒家学派。大成门为单檐歇山庑殿顶建筑,五开间,这是传统建筑中比较高等级的屋顶。仅次于大成殿的重檐歇山顶,顶部使用了清代最尊贵的黄色琉璃瓦,即皇顶。它是帝王及其所特别恩准人物所用的建筑规格。故大成门蕴含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大功告成之意。文庙内是一个四合院落,院中植有古柏5 棵,皆苍劲挺拔,不知何时何年何人所植。翠柏苍老的年轮记载着文庙的兴衰往事。翠柏下有一块方形龙板。“龙板”为中华传统殿宇建筑之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示圣贤天子之佳所,蕴含飞黄腾达,升迁显赫之意。在文庙建筑中,龙板标志着文昌学盛,民风儒雅,仕途通达。牟定文庙龙板,于一九九二年重修文庙时,选用大理石板精雕而成,在雕刻成型中,龙面,龙角、龙鼻、龙眉、龙掌上的青筋等被天然石纹巧合地勾勒出来,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气势磅礴,天然石纹与龙貌浑然一体,更奥妙之处还在于龙之双眼天然巧合地成一明一暗,一清一浊,此乃与儒家处世观物之“中庸思想”不谋而合,真乃一大观矣。龙板上方是祭祀台,祭祀台位于大成殿前,是一块面积为 110 平方米的方形平台,周围用大理石围成,上饰动物、花草、树木等图案。祭祀台是用于祭拜孔子活动的场所。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即祭孔日),中小学师生、社会各界都到此进行祭孔活动。

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子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是拜祀孔子的主殿,也是文庙的主殿。唐代称之为文宣之殿,到了北宋,更名为大成殿。整座大殿面阔五间,建筑量大,用料考究,规格高雅,共采用24 棵硕大的柱子作为承重物构柱。大成殿正面五个开间 26 扇雕花隔扇门,雕刻精美,所饰古代文人生活场景图案,充分反映了古代文人勤勉苦读,崇尚儒学的伟大风格。大成殿中原悬挂了清代帝王赞孔尊孔的“御题”贴金匾额六块。即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御书的“万世师表”;康熙二十五年御题的“至圣先师”;雍正三年,世宗宪皇帝御书的 “生民未有”;乾隆三年的御书“与天地参”;嘉庆三年,御书“圣集大成”;道光二年,御书“圣协时中”等六块匾额。充分显示了清代帝王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推崇备至,十年的文化浩劫,使文庙内原有匾额荡然无存。大成殿内高 1.6 米的石砌高台上供有一尊铸于一九九五年的孔子铜像坐像。铜像头琉疏玉冠,手执象牙朝笏。体积高大,形态逼真,仪态威严,正额端坐,目视前方。铜像高 2.36 米,重约 1 吨。孔子铜像前,左右两方有“石龙抱柱”两棵,柱子上分别镂雕成二龙戏珠,龙腾祥云的“石龙抱住”,采用浮雕的艺术手法,构思精巧,形态逼真,所雕之龙,张牙舞爪,有气吞山河之势。整座大成殿系宫廷式重檐歇山顶建筑,也使用了黄色琉璃瓦覆盖,顶上依次饰有骑凤仙人、指路仙人、龙、天马、海马等译意消灾避难之物。大殿瓦面、屋檐、墙体、门窗、梁架、梁柱、斗拱上施彩画,壁画,阴阳相间,色彩古朴、典雅,衬托出大成殿高雅、尊贵和恢宏的气势。增添了儒学及文庙的文运。大成殿的左侧耳房后墙上立有红砂石质碑记三块,分别是明嘉靖二十九年成都籍状元杨慎所刻《楚雄俯定远县新建儒学记》,清乾隆十四年的《重建学宫捐输题名碑》和清光绪六年的《重修学宫碑记》。这些碑碣对考证牟定建制沿革和始建儒学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庙的东西两厢,原是体现“庙学合一”的两庑,两庑原是供奉祭祀孔子学生 72 大贤木质牌位的殿宇,民国时期两庑曾作为国民党牟定县党部旧址和革命地下党活动旧址,1948 年 3 月至 1949 年 2 月中共云南省工委(云南地下党)先后派遣了两批(民青和民盟成员)雷雯、张建中、杨光、阎大中和李济世、吴志虹等 6 名地下工作人员到牟定中学(现毛阳中学及文庙)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地下党活动成员以教书为掩护,做地下工作,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进行各种斗争活动,牟定文庙成了牟定地下党活动的主要据点,为后来的牟定农民武装暴动,乃至牟定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牟定文庙也曾作为向学生灌输革命道理,激发学生革命精神,培养和锻炼革命队伍的摇篮,1951 年,县人民政府把孔庙(包括大成殿、东、西厢房)划归牟定中学,牟定中学除将孔庙的大成殿保持原样外,将孔庙的西厢房(民国时期国民党县党部旧址)改作图书室,报刊阅览室;把孔庙的东厢房(民国时期作为牟定县民众教育馆)改作教职工宿舍和学校医务室。进而拆除了棂星门、大成门、填平了孔庙前面广场上的月宫池,文庙广场被改为运动场。文庙自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再后来文庙两庑又作为学校办公室,教师宿舍和学生实验室。如今,整个文庙已由牟定县文物管理所管理使用,成为境内外各界群众参观、敬仰的场所和表达思古怀旧的休闲娱乐之地。 牟定文庙历经四百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历史的沧桑巨变,而得以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县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牟定明、清建筑风格和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史料。如今,牟定文庙已成为牟定唯一一块祭孔圣地而闻名彝州大地,成为人们了解深重灾难的旧社会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寻求牟定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重要物证得以永久地保存下来,成为境内一处优秀的人文景观深受人们前往参观、追忆敬仰。

3.历史文化的保护

保护历史文化,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

欣赏、历史价值。文庙作为牟定劳动人民历史的结晶,在对于文庙的保护和维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的原则”,保持文庙的平面布局,各个单体的内外形制和结构不变。

保护基本对策:

①加强文庙本体(地面墙体和地下基址)的保护;

②加强文庙背景环境的保护与整治;

③加强文庙整体性的保护与展示,重点处理地下基址的表达与展示;

④通过远景保护展示目标、分期实施规划和近期控制管理的综合控制实现文庙保护;保护范围的保护管理规定:

①不得在文庙保护范围内建筑物的永久性新建、改建、增建、逐步拆除文庙保护范围内的非文物建筑,包括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

②文庙保护范围内制定并公布具有行政约束力的保护管理规定,促进文庙保护的专项立法工作;

③禁止文庙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商业广告;范围的总体保护措施:

①文庙本体的保护性工程,杜绝或减缓文庙本体的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

②文庙保护范围内的环境整治和绿化空间建设,在不影响文庙本体保护的前提下,展示文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庙的整体性;

③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减少空气、水和固体垃圾污染对文庙环境的侵害,以及不协调基础设施对文庙环境的视觉空间干扰;文庙墙体的工程保护措施:

①现状保护:保持地面墙体的现状形态,不得大规模加高墙体,对坍塌危害多发区段的工程保护措施应控制工程规模,对具体工程措施应加强针对真实性破坏威胁的论证;

②严禁攀爬:除专门的木制栈道和平台外,严禁所有墙体攀爬、墙体开挖取土等对墙体的人为破坏行为;

③墙体加固:对坍塌墙体进行护坡加固和坡脚挡土墙加固,使之体现出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历史沧桑感的景观特征;

④树木处理:应考虑文庙周边绿化环境,对现有乔木绿化进行保留,不再进行新的乔木种植; ⑤草被绿化:对文庙空地覆土层并草被种植,防止水土流失,草被选用当地适宜草种,降低浇灌维护成本:

⑥排水系统建设:建立文庙墙基的排水系统,并建立定期清理的管理机制。

第三章设计总则

1.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七十四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 号)

《云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B50293—1999

《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和设计任务书

《牟定县城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云南省牟定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15-2030)

2.设计构思

学校环境作为学校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承载者,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校环境建设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美学建树,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艺术品,它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水准。通过对不同功能区的不同的设计手法,诠释校园精神,反映校园文化的多元性、自由性、兼容并蓄,记载不同时期校园发展的历程。校园景观规划更加注重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性,让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同时感受到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感受到在设计中传承文化、地域特色和学校人文精神特色的校园环境。同时,校园设计中还结合了自然,并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了校园的生态系统,努力打造绿色校园,生态校园。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在设计中多采取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的设计方案,以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3.设计原则

3.1与理念文化相统一

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是学校环境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环境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学校理念展开,并丰富和彰显办学理念,因此,学校环境文化规划必须遵循与理念相统一的原则。

3.2因地制宜原则

学校是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必须根据地区特点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地域文化和学校实际的有机结合,注重实用、有效和持续性,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师生智慧,充分体现学校环境建设的多样性和特色性,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环境文化的品质。

3.3与教育统一的设计原则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与其他场所最大的差异就是,学校环境具有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教育环境文化的建设要紧紧围绕教育功能而设计,以适合育人、利于育人、科学育人的原则进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目标服务。注重探析学校的含义、教育的隐喻、场所的精神和学校的风格,学校的空间、建筑、庭园和设施所构成的物质文化,这会影响师生的思想、人格、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4人本原则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要突出“环境育人”的重点,体现人本原则,对师生产生正面的影响。

学校环境规划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文化环境,使身心得到休养。因此,可以通过园景、广场文化、道路文化、文化墙等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达到良好的视觉

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4.方案设计总体要求

(1) 本工程的总体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的布局、路网结构、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2) 要充分利用每寸土地,使建筑布局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使建筑与环境做到因地制宜、节约土地,减少工程管网和公用设施投资,降低建筑的总造价。

(3) 要满足停车泊位、交通组织、避雷、消防等方便的要求。

(4) 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并细化好建筑、道路、广场、庭院、公共绿地和建筑小品间及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创造环境优美的教育、学习空间空间。

(5) 总平面布置要求:建筑总体布局根据地形条件,特别重视人、建筑、环境的关系。

(6) 建筑退让及间距要求:应严格满足设计条件的要求。

(7) 立面要求:营造一个全新的环境,突显整体、统一的传统建筑风格。

(8) 结构设计要求:应满足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采用行之有效的抗震、抗风结构体系,达到楚雄地区抗震设防的要求。

第四章总体规划

1.区位

牟定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位居“滇中之中”。县城所在地距昆明 186 公里,距楚雄 32 公里,是州府楚雄的“后花园”,居于楚雄州“四纵四横”交通路网的中心,成昆铁路穿境而过。项目位于牟定县城西侧。

2.规划理念

本案提出打造“以人为本” 的规划理念和“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的规划目标。以传承文化、地域特色和学校人文精神特色等为统领,彰显项目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品质。

3.规划设计手法

本地块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学校的人性化设计,突出绿化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规划设计上,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中学。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4.总体规划布局

本地块在南部设置实验楼和综合教学楼,形成一条教学通廊,方便学生学习。本地块的主出入口位于地块东侧原校门主入口处即南侧,主入口直接与中学内部球场形成对景,与文庙形成一条通透的景观轴线,开阔的林荫大道把人流引入。在地块东北部设计足球场,充分利用地块面积,实现资源共享。而在道路的设计手法上,用简介的设计语言表达环境意境,简洁的路网结构更显示出新世纪的中学的明晰和安全。

在功能分区和布局上,结合校园特点,规划将校园结构定为“一轴两核三片区”,三个不同的功能分区由一条“文化主轴”联系贯穿。校区规划用地按用地功能不同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分别为:教育文化区:以综合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等为主体,综合教学楼与实验楼之间配置广玉兰、桂花树阵,起隔音效果,同时具有芳香校园的功能。 篮球场的四周种一片竹林,其目的在于为全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文庙保护区:以孔庙建筑为主体,周边规划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游园、成人礼广场等;

体育运动区:体育运动区位于地块西北部、东北部区域,布置有篮球场、足球场和乒乓球场等。适当配置耐践踏的草坪、生命力强的植物,供活动后短暂休息。

5.交通流线组织

主入口设在南侧,一条7m 的景观道通入校园;连接东北两次入口的自然环路为车行道(6m-7m),引导车流;各区道路自成体系,相互联接,并有道路引向主环路。

停车位的规划主要以地面停车位为主,实际规划机动车停车位55 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在本案的西侧,共设有 853 个停车位,为生态停车场,提升项目环境的景观。

6.绿化景观规划

(1)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似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以营造“人文化、园林化、生态化”的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2) 植物配置规划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植物为主,结合外来适生树种的搭配,使绿化更加多样化。通过不同树种的搭配,产生四季不同季相的变化,营造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根据物种的生态原则,实行植物种植以乔(如含笑、香樟、黄葛树、枇杷、四季桂、滇橄榄、马樱花、蓝花楹等)、灌(如滇丁香、八角金盘、海桐球、黄连翘、水仙花、红花檵木、毛鹃、常春藤等)、草、地被以及水生植物合理配置,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构筑城市中森林之美。

7.建筑群体设计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新校园,规划中强调了传统延续与前瞻性相结合。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成为建筑群体设计的重要方法。将空间院落的传统理念与理性简约的现代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文化意境与功能使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展现育才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建筑造型根据《云南省牟定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15-2030)总体风貌控制,采用当地彝族民族文化元素表现形式,以满足不同视觉关系。立面采用白色和灰色高级防水涂料,配合铝合金木纹线条,青瓦坡屋顶,门窗框采用浅色铝合金门窗,以达到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群体形象。

8.竖向规划

本项目竖向规划设计采用高程箭头法,根据现状地形标高,在满足排水纵坡等条件下,确定和表达规划区道路及场地标高、坡度及坡向。

根据场地地形地势特点,考虑规划区道路均匀纵坡,满足人车通行疏散、视觉观赏等要求,并与外围城市道路衔接顺畅,使规划区道路与城市道路协调统一。

规划的道路宽度主要是6m、7m,转弯半径为 9m,周边城市道路的宽度主要是 20m、15m。道路坡度既要满足其自身的技术要求,又要充分考虑用地条件的限制,因而道路设计中最大纵坡控制 8%,最小 0.3%,局部地段达不到要求的,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本案规划地势较为平坦,坡度主要集中在 0.31%—1.6%。

9.消防设计

用地内道路可充当消防车道,保证每栋建筑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要求。其中,文庙消防自成单独体系,故规划不考虑文庙消防。

10.防灾规划

采取就地疏散和集中疏散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各功能区的绿地、广场、停车场的疏散功能。建筑工程按抗震烈度7 度设防。学校由周边城市消防站负责火灾防控。消防给水主要由城市给水管网供给,沿城市道路设置地上式市政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60 米,保护半径不大于 120 米,供水管最小管径不小于 DN150mm。学校内各项建设工程的消防安全间距和消防通道,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楚雄州有关消防规范和技术标准。文物建筑火灾隐患严重,在修缮保护过程中应采用传统的建筑防火方法,如:划分防火分区设置防火墙,建筑维修材料进行防火处理,重点建筑内部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等,具体防火要求参照文物建筑保护的防火规范。

11.建筑设计说明

项目在建筑造型上采用仿古建筑风格。灰瓦白墙加上仿古的元素,力求以精致、成熟的手法加以提炼和升华、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力图运用丰富的建筑语汇,以艺术的视角描述对建筑造型独特的见解,通过综合运用建筑体量与细部,色彩与肌理、比例与尺度的把握,创作大方、独特的造型效果。立面设计追求简洁、明快、高贵典雅,通过对建筑细部的设计和推敲,使之焕发出精致、稳重的建筑网络,同时不失活泼、跳跃的时代气息。建筑单体设计南北通透,采光、通风俱佳。由于高明度、高彩度色彩的折射率高,会给人造成视觉疲劳,而低明度、低彩度色彩相对较冷,带给人们冰冷感。本设计在住宅中选用了青灰色系与白色作为基本色调。它优雅、朴素、而不失庄重,是一种比较含蓄的颜色,这样的颜色会给人带来健康、明朗、安全、愉悦、轻松的感觉。建筑立面采用仿古中式风格,加以“虚实结合”的处理手法,运用有韵律感的竖向装饰柱体现建筑的挺拔,给人以清爽而明快的美感,并重视第五立面的设计,屋顶设计采用了简洁的坡屋顶,具有柔美大气的感觉。

第五章结构设计

1.工程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茅阳初级中学地处牟定县城西面,位于文庙街北侧,新南路西侧,校园占地面积约37.16.亩,旧校舍建筑面积约 6000 多平方米,新建及改造建筑面积:17861.12 平方米。拟建建筑为综合教学楼、实验楼、宿舍、食堂、报告厅等。

2.设计依据

(1)本工程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 年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016 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2)基本设计数据

①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特征周期为 0.45S。

②本建筑物设防烈度: 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③场地类别:II 类,场地土类型:粘土。

④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⑤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⑥结构重要性系数:r0=1.1。

⑦本建筑物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 年。

⑧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及其它专业提供的资料,本建筑物使用荷载(活荷载)标准值统计如下:楼 梯: 3.5kN/m2 走 廊: 3.5kN/m2

教室:2.5kN/m2,或按学校提供的荷载取值报告厅: 3.0kN/m2C

学生宿舍、办公室、值班室:2.0kN/m2 餐厅、卫生间: 2.5kN/m2 餐厅的厨房: 4.0kN/m2 上人屋面 2.0kN/m2 ;不上人屋面:0.5kN/m2

设备间:7.0kN/m2,或按设备专业提供的荷载取值

⑨风荷载:50 年一遇基本风压:WO= 0.35KN/m2;地面粗糙度:B 类

3.基础设计及要求

(1)基础设计及要求

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类型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70Kpa,为天然地基。

③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回填采用素土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λ C≥0.94。

4.主体结构设计

①设计原则:满足建筑要求及其它专业功能和使用要求,满足我国现行规范、标准及规程要求,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合理,使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直接,有利于抗震。

②结构选型:结构类型为本工程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缝:设置缝宽为100,满足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的要求。

③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研院PKPM 系列工程软件(2010.V3.1 单机版)中的设计板块,对结构的抗压,抗震及基础变形进行分析,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满足规范及使用要求。

5.抗震设计

(1)抗震设防标准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教学楼、综合楼、学员宿舍、食堂、报告厅设施地震设防烈度为7 度,抗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乙类),抗震等级按 8 度选取。浴室、值班室、公厕设施地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抗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2)计算采用的程序软件

①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PMCAD(2010.V3.1 单机版),探索者。

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辅助设计软件 JCCAD(2010.V3.1 单机版))探索者。

(3)计算结果分析

①抗震验算结果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 年版)的第 7.2.6 和 7.2.7 条计算满足抗震要求。

②从以上计算结果分析,各项抗震和抗压指标均控制在规范限值以内,且满足经验公式要求,设计经济合理,建筑物安全可靠。

(4)抗震构造措施

①在建筑物的薄弱部位采取加强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②墙体相交处及门窗洞口较大处设置构造柱,每层均设圈梁,采用现浇楼板与圈梁及构造柱连成整体,有利于抗震。

③抗震构造措施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 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 年版) 及《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的构造规定进行设计,满足新规范的各项构造措施。

(5)隔震设计

①本项目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隔震技术,主楼隔震层位于结构标高-1.800m 和-0.030m 之间,隔震层顶板厚度 160mm 厚。

②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 年版))采用隔震技术设计后,本工程上部结构可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 maX 为 0.132。

③橡胶支座设置于上支墩底和下支墩顶之间,LNR 表示天然橡胶支座,LRB 表示带铅芯橡胶支座。

④隔震设计图纸应与相关土建结构施工图充分结合使用。

第六章给排水设计

1.设计依据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 建设单位有关设计要求

(5) 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图文资料;

2.概述

项目茅阳初级中学地处牟定县城西面,位于文庙街北侧,新南路西侧,校园占地面积约37.16.亩,旧校舍建筑面积 6000 多平方米,新建及改造建筑面积:17861.12 平方米。拟建建筑为综合教学楼、实验楼、宿舍、食堂、报告厅等。

3.给水系统设计

(1) 该工程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2) 生活用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供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自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一根 DN150 给水主管,在规划区内形成枝状给水管网,作为该片区生活给水管。

(3) 消防规划消火栓结合主次干道路,与给水管同步实施,每 80-120 米设置一个。

(4) 生活用水量预测

用水量指标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选取,结合牟定地区及本工程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序号

用水项目名称

使用人数

单位

用水量

标准(L)

小时变化系数

(K)

使用时间(h)

用水量(m³)

备注

平均时

最大时

最高日

1

教学楼

1050

L/人·d

35

1.5

8

4.59

6.89

36.75

2

实验楼

800

L/人·d

35

1.2

8

3.50

4.20

28

3

办公楼

115

L/人·d

35

1.2

8

0.50

0.60

4.025

4

宿舍

696

L/人·d

120

3.0

24

3.48

10.44

83.52

5

食堂

456

L/人·次

18

1.2

16

0.51

0.62

8.208

6

浴室

58

L/人·次

90

1.5

12

0.44

0.65

5.22

7

未预见水量

按照总用水量的10%计算

1.30

2.34

16.57

8

合计

14.33

25.74

182.30

中水回用量

1

绿化

8736.385

2

17.47

2

合计

17.47

热水用量

1

宿舍

696 L/人·d 45 3.0 24

1.31

3.92

31.32

2

合计

1.31

3.92

31.32

4.消防系统

室外消防采用低压给水系统,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在区内生活及室外消防合用环管上按间距不大于 120m 均匀布置 DN100 室外消火栓,以满足室外消防要求。

消防用水量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 版)要求,室外消防用水量按最大一栋建筑物的室外消防用水量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 1 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 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 小时。

则其用水量为:

Q=(25×2×3600)/1000=180m3。

室内消防以单栋建筑面积最大为标准,室内消火栓按30L/S,喷淋 30L/s,2 小时消防,则其用水量为:

Q=(30×2×3600)/1000=432m3。

5.热水供应

牟定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所处纬度低,日光照射强烈。区内各建筑单体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选用太阳能、天然气、空气源热泵或电热水器等多种加热方式,其中由于太阳能由于具有环保、安全节能、卫生等优势,应优先考虑。

6.给水管网规划

给水及中水主干管沿道路人行道或绿化带铺设。

给水系统管道采用室外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管顶覆土深度不得小于 0.7m。

本工程在进水管上均设置总水表计量,水表后均设低阻力型倒流防止器。生活供水管在地块内成环状管网设置,室外消防管网和生活给水管网合用。

由于给水接入点及水压在报规阶段甲方暂未能提供,宿舍、教学楼给水设计采用屋顶水箱上行下给式,户前设置室外水表箱;对于其余建筑采用下行上给式,户前采用室外集中水表箱。

室外给水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复合塑料给水管道,热熔连接,设计压力1.0MPa;室内给水主干管至用水点采用 PPR 管,热熔连接,设计压力 1.0MPa。

宿舍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空气源热泵系统分户供给,热水量已计入冷水计算。

7.排水系统

(1) 本工程采用雨污完全分流的排放体制。

(2)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 90%计取,生活污水排水量为 167.535m3/d。

(3) 雨水一部分收集进入雨水收集池利用做绿化给水,没有进入雨水收集池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4) 室外污水管道采用 HDPE 双壁波纹管,弹性橡胶圈密封,并采用 120°砂石基础。室内污水立管,高层部分采用 WAB 铸铁排水管,卡箍连接。其余重力流管道采用普通 UPVC 管,粘结。压力流排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沟槽式卡箍或螺纹连接。

8.雨水系统

(1) 本工程位于楚雄州牟定县,雨水设计参考楚雄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当P=0.25~0.5 时 i=[6.249-24.685lg(p-0.11)]/(t+6.983-23.213lgp)0.694-0.501lg(p-0.1)

当P=0.5~100 时 i=[-32.259+56.001p0.227]/[t+17.163+4.827lg(p-0.32)0.899+0.057lg(p-0.05) 式中 i—暴雨强度(mm/min) t—降雨历时(分钟)

P—重现期(年)

雨水量:按公式Q=Ψ×q×F 计算式中:Q—雨水流量(L/S)

Ψ—综合径流系数(取 0.6)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F—汇水面积(ha)

(2) 设计重现期 P=2a,场地设计降雨历时 t=t1+Mt2,m=2,地面集水时间 t1=10min,综合径流系数,取Ψ =0.65。

(3) 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

(4) 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 87 型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建筑散水。雨水系统采用管、沟结合,依靠重力自流至市政雨水管。

(5) 室外雨水管道采用 HDPE 双壁波纹管,弹性橡胶圈密封,并采用 120°砂石基础。屋面雨水管采用承压塑料排水管,热熔连接,管道耐压等级为 1.0MPa。

(6) 雨水利用:项目绿地优先采用下凹式绿地,广场、道路、路面优先采用渗水砖、嵌草砖等下渗材料收集雨水,项目入口设置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容积由 3 天绿化用水估算,地块内设置

100m³雨水收集池一座,雨水收集池的弃流措施及工艺详厂家深化设计。

9.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

(1) 海绵城市建设应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建设方针。

(2) 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以达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雨水控制目标。

(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满足规划要求,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与小区:新建不低于80%,改建不低于 70%。

道路用地:新建不低于75%,改建不低于 60%。

绿地及广场用地:新建不低于90%,改建不低于 85%。

(4) 鼓励采用透水铺装、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工程措施。

(5) 对有条件的工程项目,宜考虑雨水资源化利用。

(6) 低影响开发设施应设置溢流排放系统,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或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7)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局部采用小型的、分散的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雨水调蓄功能的绿地或水体,减少外排雨水量。通过这些绿色生态措施收集、滞留、净化、渗透、原位利用小区内屋面、道路、停车场的雨水径流,削减了进入市政管道和水体的雨水量及污染物,节省了雨水管道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提供了健康、生态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8) 建筑与小区内的景观水体和绿地设计有雨水储存和调节功能,景观水体可建成集雨水调蓄、水体净化和生物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水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行土壤/气候分析以选择适合的植物设计景观绿化,采用地方化或适合植物,减少浇灌要求。当进行浇灌时,采用高效设备,并且根据气候进行控制。

(9) 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外落水雨水立管底部采用间接排水。通过模块式蓄水箱收集到的雨水资源用来冲洗厕所、浇洒路面、浇灌草坪、水景补水。

10.卫生防疫

(1) 为保证本工程二次供水系统的水质卫生,设计中将生活水箱单独设置在专用的不受污染的房间内;生活水箱采用不锈钢板水箱,并且在系统中设置水箱水处理仪。生活水箱容积的确定,在保证供水可靠的同时,也保证其卫生安全的贮水更换周期。

(2) 水池和水箱的进水管道,保证有大于规范所规定的最小空气间隙;在不能保证时,设置倒流防止器,避免倒流污染。对有可能造成倒流污染的设备的进水管上,也设置倒流防止器。

(3) 对生活给水系统,采用了安全卫生的管材、铜质阀门、陶瓷阀芯龙头等,以避免因管道、阀门对水质的污染。

11.节水节能措施

(1) 选用节水型的卫生器具。

(2) 选用优质、高效、节能的给排水设备和器材。

(3) 根据不同的用水性质设水表计量,以节约水资源。

第七章电气设计

1.设计依据

(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3)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

(6) 建设单位有关设计要求;

(7) 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图文资料;

2.概述

(1) 本项目 10kV 电源引自校区外市政高压管线,设计提供红线范围内 10kV 进出线路及本地块室外箱变的大致位置。

(2) 项目拟设置 1 台室外箱变,设于地块负荷中心。

(3) 室外 10KV 电力电缆穿 CPVC 高压电力电缆护套管敷设,0.4KV 电力电缆穿碳素纤维波纹管排管敷设,穿越道路或进出建筑物处,电力电缆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

(4) 负荷计算及确定 10/0.4KV 变配电室数量和容量:按单位指标法进行负荷估算,负荷指标根据《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0-2013 第 4.4.1 条进行,具体估算结果见下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

用电指标(W/㎡)

用电负荷(Kw)

备注

1

教学楼

3786.92

20

75.74

2

综合楼

2790.56

25

69.76

3

宿舍

4632.56

25

115.81

4

食堂

2456.52

30

73.70

5

报告厅

974.17

20

19.48

6

值班室

37.07

按6KW计算

6

7

公厕

214.14

按3KW计算

3

8

预留室外景观用电

30

9

合计

393.50

10

取同时系数0.65,功率因数0.9

11

计算负荷为:Pj=393.5KW 视在容量:S=617.25kVA

12

设置一座630kVA箱式变压器

(5) 电信

本工程电信光缆由就近市政接入网点,采用单模光缆引入电信终端设备房(位置考虑在值班室)内光接箱。并由光接箱采用多模光缆引至各单体。

(6) 有线电视及其它弱电系统

城市有线电视光纤自市政弱电井引入室外弱电箱,设有线电视光节点1 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安防信号及控制线缆等,室外均穿格栅式塑料(PVC-U)管排管敷设,穿越道路或进出建筑物处,线缆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

(7)建筑监控系统:

① 系统主机设于值班室。

②系统由矩阵控制器、视频切换器、遥控器、监视器、长时间摄像机、彩色及黑白摄像机等组成。

③ 系统采用全矩阵系统,所有视频信号可手动/自动切换。系统对所有监控部位进行 24 小时录像,系统采用总线制的方式对各个摄像机的电动镜头、电动云台进行控制和通讯检测。

④在主要出入口,周界、室内主要通道、楼梯口处设置监控点。

⑤系统视频线采用 SYV-75-5 同轴电缆,电源线采用 NHBV-1(2x4)/CT,SC20 ,控制线采用 NHBV-1(4x1.5)/SC(PC)25 。视频信号线、电源线和控制线在走廊上沿吊顶内安防专用封闭式金属线槽敷设,或穿金属管视情在楼板内、墙内。

⑥本工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不做系统设计,具体由专业公司负责设计施工。

⑦公共广播系统

a.广播系统由声源、功率放大器、扬声器、传输线路及控制设备等组成。

b.置多声源播放设备。当业务广播与紧急广播合用主机设备、传输线路及扬声器时,紧急情况下广播系统应能被强制切换到紧急广播状态。

c.放设备宜具有连续、循环播放和预置定时播放的功能,并宜配置标准时间信号系统和钟声信号。

d.按功能分区和消防分区进行设置。

e.设置扬声器,并宜在教室、值班室等处安装音量调节装置。

f.馆、报告厅等场所宜设置独立的扩声系统。

第八章节能设计

1.设计依据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53/T-39-201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2.建筑节能

本工程位于楚雄州牟定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热,冬少严寒,四季如春。按《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气候区划为温和地区中区。执行《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53/T-39-2011)总体布置建筑选用合适的建筑体型系数和窗墙比,建筑物门窗宜采用活动或固定的建筑外墙遮阳设施。墙面主要选用文化石和浅色涂料饰面,屋顶可设置相关保温隔热措施提高建筑整体的节能效果。

该工程采用的是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应与建筑有机结合,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周围的环境因素应避免对太阳能集热器上的阳光造成遮挡,应保证太

阳能集热器在全年任何时间的日照时数不小于4 小时。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建筑设计应合理确定太阳能集热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在相应位置设置预留和预埋,并满足所在部位的防水、排水、安全防护和系统维护检修要求。

建筑材料热工参数参考依据:

材料名称

密 度

Kg/m3

导热系

W/(m.K)

蓄热系

W/(㎡.K)

修正系数α

选用依据

α使用场合

EPS 板、膨胀聚苯板

20

0.042

0.36

1.2

0

架空楼板

《09J908-3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

无机保温砂浆

300

0.065

2.30

.15

外墙 / 热

桥柱 / 热

1

桥梁 / 热桥过梁 / 热桥楼板

《民用建筑设计热工规范》

泡 沫 混 凝 土

531~630

630

0.140

2.59

1.5

0

屋顶

用户自定义

门窗类型

传 热

系数

W/(

㎡.K)

玻 璃遮阳系数

气密 性等级

选用依据

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 5+9A+5

2.85

0.84

6

《民用建筑设计热工规范》

围护结构构造

屋面类型(自上而下):碎石,卵石混凝土1(40.0mm)+水泥砂浆(20.0mm)+SBS 沥青防水卷材(4.0mm)+水泥砂浆(20.0mm)+SBS 沥青防水卷材(4.0mm)+泡沫混凝土 531~630(15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0.70

外墙类型(由外至内):水泥砂浆(5.0mm)+无机保温砂浆(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B07 级)(200.0mm)+水泥砂浆(20.0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0.50 分户墙(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类型:水泥砂浆(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B07 级)(200.0mm)+水泥砂浆(20.0mm)架空楼板类型:水泥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100.0mm)+EPS 板、膨胀聚苯板(20.0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0.50 分户楼板类型:水泥砂浆(5.0mm)+无机保温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100.0mm)+水泥砂浆(20.0mm)

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类型: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5+9A+5),传热系数 2.85W/m2.K,玻璃遮阳系数 0.84,气密性为 6 级,可见光透射比 0.40 户门类型:节能外门,传热系数 2.47W/m2.K

公共建筑

建筑材料热工参数参考依据:

材料名称

密 度

Kg/m3

导热系

W/(m.K)

蓄热系

W/(㎡.K)

修正系数α

选用依据

α使用场合

EPS 板、膨胀聚苯板

20

0.042

0.36

1.2

0

架空楼板

《09J908-3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

无机保温砂浆

300

0.065

2.30

1.1

5

外墙 / 热桥柱 / 热桥梁 / 热桥过梁 / 热桥楼板

《民用建筑设计热工规范》

泡 沫 混 凝 土

531~630

630

0.140

2.59

1.5

0

屋顶

用户自定义

门窗类型

传 热

系数

W/(

㎡.K)

玻 璃遮阳系数

气密 性等级

选用依据

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 5+9A+5

2.85

0.84

6

《民用建筑设计热工规范》

由于本项目气候为温和地区中区,所以不需要设置空调,因此节能设计参照《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中温和地区中区标准进行。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用于浴室热水供应,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3.给排水节能

(1) 节能措施

a.生活给水进行合理分区,充分利用城市自来水水压。

(2) 节水措施

a.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选用的卫生洁具(含水嘴、便器系统、便器冲洗阀、淋浴器等)必须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 的标准。

b.绿化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

c. 每个分区最大静水压力控制在 0.35MPa 以内,配水支管的压力不超过 0.25MPa。

4.电气节能与环保:

(1) 电光源的选择

电光源的选择应以事实绿色照明工程为重点,绿色照明工程旨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自然光,在电气设计中多与建筑专业配合,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结合,以大大节约人工照明电能。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选用光效高、显色性高的光源及配光合理、安全高效的灯具,一般房间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及紧凑型荧光灯,采用低能耗、性能优越的电子镇流器,以及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补偿后的功率因数>0.9 以上,改进灯具控制方式。

(2) 电气设备节能与环保的一般措施

选择节能的电气设备选择合理经济的供配电方式,在负荷中心合理选择变配电室位置,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单相用电负荷均匀分配在三相上,使三相配电平衡,采用集中与就地相结合的补偿方式,正确选择各电气设备的安装容量,使之经济合理运行。采用拟制非线性负荷和变压器产生的高次谐波。对于大功率动力设备可根据工程具体实际情况选用软启动、将压启动、自耦变压器启动等方式。

第九章投资估算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名称:牟定县茅阳初级中学改扩建项目建设地点:牟定县

设计规模:校区总用地面积24775 平方米,原有建筑面积为 780.35 平方米,现新建建筑面积 17861.12 平方米(含拟建建筑为综合教学楼、实验楼、宿舍、食堂、报告厅及室外工程)。

建设性质:改扩建。

2.编制范围

工程费用:包括土建工程、给排水、电气、消防、室外附属及总图工程、设备购置费等工程费用。其它费用:工程费用以外的、在建项目的建设投资中必须支出的固定资产其他费用、无形资产费用和其它资产费用(递延资产)。

预备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未计算。

未列入项目估算总投资的几项费用(详见设计概算汇总表):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等。

本次估算不含建设用地费和赔偿费等部分费用,详投资估算表。

3.编制依据

(1)总平面布置图。

(2)设计经济技术指标。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建标[2013]44 号)。

(4)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标准《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 1-2015(中价协[2015]86 号)。

(5)建设单位管理费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16]504 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 81 号《基本建设财务规则》。

(7)《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 号)。

(8)《云南省计委、省财政厅、省人防办关于调整我省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收费标准的通知》 云计价格(2002)635 号。

(9)工程造价咨询费依据 云南省物价局关于调整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云价综合 [2012] 66 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

(11)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定额(DBJ 53/T-2013)及现行配套文件、相关法规、规范。

(12)当期云南省内建设市场工、料、设备市场价格。

(1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通知或资料。

(14)正常的施工组织设计。

4.其他有关问题的说明

(1)供电供水、考察咨询等费用未考虑计算。

(2)建设项目前期工程咨询费、工程勘察设计费、建设工程监理费、招标代理服务费、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按照发改价格〔2015〕299 号文件精神按同类工程市场估算价格计入。

(3)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合的 8%计算,价差预备费未计算。

(4)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未考虑计算。

5、估算概况

项目总投资:4753.79 万元

其中:(1)工程费用为 4124.99 万元。

(2)工程建设其它费 276.67 万元。

(3)预备费用为 352.13 万元。

(4)专项费用 0.0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