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州、县烟叶工作会议精神,抓好2019年全县烟叶工作,保持烟叶工作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质量、绿色、生态、安全”工作方针,深化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着力稳定烟区,优化种植区域布局,促进控总量、调结构、提质量、上水平、促增收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全县烟叶生产转型升级。
(二)目标任务
2019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4.1万亩,收购计划553.5万公斤(含出口备货46万公斤),其中K326特色品种种植面积2.51万亩,收购计划340万公斤;上等烟比例68%左右;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80%以上、综合等级纯度90%以上,国家局工商交接合格率达到全州平均水平,等级质量和品种纯度符合工业卷烟配方需要。
二、主要政策
(一)计划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对烟叶生产、收购计划管理政策,统筹规模、面积,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因计划管理不到位的乡镇,县人民政府将实行问责,加大调减下年烟叶生产计划。
(二)质量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依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切实加强烟叶生产质量、品种纯度、绿色安全、烘烤组织、收购质量管理。因管理不到位的,县人民政府将实行问责,加大调减下年烟叶生产计划。
(三)稳定烟区。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通过调整优化烟区布局、落实保护措施、配套政策扶持、加大土地流转、稳定烟农队伍,保持优质烟区长期稳定。因烟区不稳定导致烟叶产量、质量波动大的,县人民政府将实行问责,加大调减下年烟叶生产计划。
(四)配套政策。为推进全州烟叶生产转型升级,州财政安排投入2019年烟叶生产997万元,具体工作按州烟草专卖局、州财政局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1.K326特色品种种植补贴。为确保K326特色品种种足、种好、种纯,除1万亩“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项目外,对种K326的烟农增施的10kg/亩硫酸钾肥实行全额补贴,补贴标准29元/亩。
2.分散烤房“1+N”网格化烘烤补贴。按计划组织采取“1+N”网格化烘烤模式,聘请烘烤水平高的烟农作为示范户,示范引领其他烟农落实技术烤好烟,补齐小烤房和分散密集烤房烘烤技术短板。补贴标准2.85元/担,对示范户考核补贴。
3.基本烟田建设项目。基本烟田建设项目管理费按各乡镇基本烟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挂钩考核拨付。
4.防雹经费。州级防雹费按州级相关文件执行。
(五)烟叶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2019年,全县烟叶生产产前投入补贴、云南中烟“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项目补贴、省财政绿色生态烟叶示范补贴、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分项补贴办法按州人民政府、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相关文件执行。
(六)2018年第一期云产卷烟特需烟叶生产扶持投入。州下达我县2018年第一期云产卷烟特需烟叶生产扶持投入资金91.76万元全部用于2019年度烟叶工作,其中:“2260”项目工作经费20万元安排共和镇人民政府,用于“2260”优质烟示范项目工作推进经费。政府协作经费29.4万元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统筹。生产扶持资金42.36万元并入县财政补贴资金用于2019年度烟叶工作扶持,具体安排为:
1.商品有机肥施用补贴19万元。全县落实商品有机肥施用示范1.9万亩,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数量不少于120公斤,按验收合格10元/亩标准直接补贴给烟农,预算补贴资金19万元。
2.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补贴23.36万元。全县实施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0.6万亩(其中共和镇不安排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以1万亩“2260”高端特色优质烟示范为主),每亩补贴40元,预计资金24万元,其中2018年第一期云产卷烟特需烟叶生产扶持投入资金23.36万元,不足部分县财政安排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各项标准化生产措施的落实考核补贴,各乡镇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组织和落实好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同时,要认真落实和办好乡、村两级优质烟示范样板,其中乡、村两级样板不得与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重复。
(七)县财政补贴。为推进全县烟叶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县财政安排投入2019年烟叶生产工作经费200万元,由县财政局汇同县烟草公司制定方案,由县烤烟生产收购协调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考核和兑现。
1.安排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补贴0.64万元。全县实施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0.6万亩,预计资金24万元,其中2018年第一期云产卷烟特需烟叶生产扶持投入资金安排23.36万元,县财政安排资金0.64万元。
2.安排村组烟叶生产收购工作经费55.4万元。为进一步稳定、巩固烟叶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强村组抓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按担烟数量每担5元标准下达2019年村组烟叶生产收购工作经费(其中:村级占60%,村民小组占40%),各乡镇必须保证村组烟叶生产收购工作经费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全县烟叶工作的长足发展。
4.安排乡镇烟叶生产收购工作经费49.7万元。为强化各乡镇对烟叶工作的领导,全面提升各乡镇烟叶生产收购管理水平,稳定核心烟区、种烟面积和种烟队伍,夯实烟叶工作发展基础,按各乡镇烟叶生产收购任务基数及担烟数量下达,各乡镇具体分配计划为:共和镇、江坡镇各2万元;凤屯镇、新桥镇各3万元;蟠猫乡、安乐乡、戌街乡各4万元;同时按担烟数量安排各乡镇2.5元/担。由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后按方案执行。
5.安排2019年烟叶生产防雹经费5万元。主要用于烟叶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由县气象局制定方案并按方案抓好落实。
6.2019年生物能源烘烤烟叶项目16.5万元。根据2019年生物能源烘烤工作要求,对全县已配套的55台(套)生物质燃烧机生物能源烘烤进行补贴,按每台(套)生物质燃烧机配套生物质燃料最高不超过6吨,每吨生物质燃料补贴500元计,全县预算补贴资金16.5万元,具体工作依据州人民政府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7.县烤烟生产收购协调领导小组统筹72.76万元。用于标准化生产措施落实、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及收购管理工作推进。
(八)收购政策。严格按照种植合同收购烟叶;严格执行国家烟叶收购价格政策;坚持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严厉打击内外勾结和倒买倒卖贩运烟叶的违法行为,保障烟叶收购秩序良好。
三、主要措施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担当新作为,努力开拓新思路,创造工作新格局。要准确分析和把握形势,充分认清当前烟叶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着力解决优质烟区和烟农逐步流失、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波动大、烟叶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基层干部抓烟积极性明显下降、品种纯度、农药残留等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烟叶生产资源配置科学,稳步提高配置效率。要突出“严控规模、稳定烟区、产销平衡、转变方式、提质增效、绿色生产、助农增收”等重点工作,厚植牟定烟叶发展优势,稳定拓展牟定烟叶市场空间。
(一)稳控结合,确保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控规模。强化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严控种植面积,严格按计划签订收购合同,严格按计划组织统一育苗、供应农资、种植品种、种植面积、收购烟叶。要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压实扛牢工作责任,坚决完成并守住553.5万公斤烟叶计划红线,守住烟叶稳定健康发展根本命脉。二是进一步优化种植布局。将生产计划安排到生产条件优、烟叶质量好、市场需求大、税利贡献高的乡、村、组,确保目标任务完成。逐步淘汰多年完不成下达计划或完成计划吃力、烟叶质量波动大的乡、村、组。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对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合理倾向种植计划。三是进一步优化种烟田地,确保好田好地种烟。各乡镇要加大对烤烟种植面积集中、田烟比重大的村组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化解产业结构调整矛盾,以烟为主,稳定和巩固好核心烟叶种植区域。四是加强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管理。采取合同与上一年度烟叶生产收购完成情况,以及本年度实栽面积、品种纯度、农药安全使用等挂钩,切实提高烟叶生产供应水平。严防截留计划和空虚合同,严肃处理发生问题的责任人。五是严把“十大”关口。重点抓好优化烟叶结构工作,将不适用烟叶处理在田间、烤房、分级点,减少不适用烟叶产出,防止流入市场,提高适用烟叶产出和收购质量结构。
(二)稳定烟区,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一是调优烟区布局。把自然气候土壤条件最优、烟叶风格特色最显、工业原料需求最旺的区域划定为烟区,依据海拔、地形、光照、温度、劳力、烟叶质量、基础设施等择优选择好田好地,纳入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隔年轮作的要求,全县规划9.12万亩基本烟区,其中落实核心烟区2.59万亩、优质烟区5.13万亩、适宜烟区1.40万亩左右。二是采取保护措施。对烟区划区定界,建立档案库,实行追溯管理。乡、村、组三级要层层签订核心烟区保护责任书,建立年度追溯考核管理制度,对植烟区域发生耕地用途随意变更问题的辖区责任人严肃问责。三是完善创新生产方式。结合各地实际,用“五种”种植经营主体稳定核心烟区,即:在当地农民愿意种烟的地方,以“传统稳定型烟农”巩固烟区;在当地农民不愿种烟的前提下,要引入新的生产组织经营主体,加大土地流转,加快探索“村组+烟农”“合作社+烟农”“企业+烟农”“能人+烟农”等生产组织方式,切实稳定核心烟区。四是加强政策保障。优先保障流转土地种植计划。提升烟叶种植保险兜底能力,最高赔付标准由每亩1000元提高到1500元,保费由每亩50元提高到70元,其中烟草公司补贴50元、烟农承担15元、政府补贴5元。金融机构要对职业烟农、烟农合作社、企业等种植主体土地流转资金提供信贷支持。用足用好省政府投入的每亩10元的土地流转工作经费和烟草投入的每亩不超过20元的土地流转贷款利息补贴。
(三)巩固队伍,确保烟叶生产稳定健康发展。要着力烟农、基层干部、技术推广三支队伍建设,为烟叶生产提供人力资源、组织管理、技术服务的支撑和保障。一是稳定烟农队伍。各级各部门要在政策扶持、合同计划、技术指导、专业服务等各方面,全力支持“想种烟、能种烟、种好烟”的烟农群体,真正让烟农得到实惠、有获得感。将种烟大户、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现有农村创业者、返乡创业者作为职业烟农培育对象,参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将职业烟农培育纳入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加快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精于种烟的职业烟农队伍。二是稳定基层抓烟干部队伍。尤其要努力调动、发挥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和作用,各乡镇要用好今年村组烟叶生产收购工作经费政策,从思想认识、改善经济和政治待遇等多方面做细工作,增强村组干部的认同感、责任感,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是稳定科技队伍。多措并举调动生产管理、基层一线、合作社烟技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科技措施到位率,集中力量突破特色品种、机械作业、营养调控、烘烤提质“四大”瓶颈,确保烟叶生产优质平衡。
(四)科学种管,打造牟定烟叶核心原料品牌。勇于抢占市场质量制高点,推动烟叶生产从体量优势向质量特色优势转变,塑造牟定烟叶核心原料品牌。一是加强田间生长管理。围绕“4月30日完成预整地、5月10日完成移栽、9月30日完成采烤、10月20日完成收购”的要求,充分利用5月—9月光、温、水有利条件,确保大田生育期130天左右,全面提高烟叶成熟度和上部叶可用性。二是坚持规模连片种植。确保坝区连片不低于100亩,山区连片不低于50亩,杜绝零星分散种植。三是严格执行轮作制度,确保轮作率达到90%以上。四是高标准打造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坚持连片面积不少于100亩以上的连片要求,按江坡镇1700亩;新桥镇1500亩;凤屯镇1100亩;安乐乡500亩;蟠猫乡700亩;戌街乡500亩的要求高质量举办好6000亩县级优质烟示范样板。同时各乡镇必须再落实不少于1片的100亩以上乡级示范样板,每个村委会落实不少于1片的50亩以上连片的村级样板,县乡村三级样板不得重复。五是切实提升实用技术到位率。坚定不移落实营养土堆捂、高质量预整地、科学施肥、最佳节令集中移栽、膜下烟栽培、彻底揭膜高培土、全面优化烟叶结构、彻底封顶抑芽、成熟采烤等常规生产技术。突出抓好营养土堆捂的质量和数量。突出抓好最佳节令集中移栽,及早开展栽前准备,及时调配确保水源,加强深栽监管,严管禁止“放水泡田栽烟”生产陋习,着力提升移栽集中度和移栽质量。突出抓好“控氮、稳磷、增钾、补微”措施,调控好烟株营养,为烘烤降损提质奠定基础。突出抓好以揭膜培土、追肥提苗、疏浚排涝、病虫防治为重点的中耕管理。突出抓好优化烟叶结构,落实烟株“上二下二”处置标准,坚持在田间、烤房、分级环节多重处理,力争烟农多卖好烟。突出抓好烘烤减损提质,烘烤损失率必须控制在8%以内,要巩固队伍,强化组织管理,建立商品化烘烤、分散烤房“1+N”网格化烘烤互补的烘烤管理体系,按质按量完成上部叶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商品化烘烤、采烤一体化及“1+N”网格化烘烤等烘烤示范措施的落实到位,提升全县烘烤组织管理水平。六是推行磅组收购模式。全面开展烟叶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和烟叶原收原调。落实“站点组织、磅组实施”烟叶收购模式,将收购磅组作为质量管理的最小单元,按50万公斤左右收购规模设置磅组。继续推行检验制度,严格质量考核,强化结果运用,推动收购服务和烟叶质量水平提升。七是积极融入打造楚雄烟叶核心原料品牌行动。今年为提升楚雄烟叶核心竞争力,提高其在全国骨干卷烟品牌原料使用率,要激发动力、聚集资源,倾力打造楚雄烟叶品牌,邀请工业企业参加当“裁判”,从组织管理、田间管理、品种纯度、长势长相、烘烤质量、收购质量、等级结构、农残控制、工业反馈等多个维度进行解析,综合评价烟叶质量水平,排出名次,通报结果,奖优罚劣。全县各乡镇要以此作为全面提升我县烟叶工作水平的一次契机,对照州级方案,细化县级要求,紧扣重点环节,加大评价工作力度,强化组织领导,密切与各工业的沟通联系,严格按工业需求组织好烟叶生产,要狠抓全过程生产组织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抓实技术标准落实,做细大田生产管理,抓死烘烤补齐短板,着力突破烟叶收购制约瓶颈问题,提升全县烟叶生产收购组织管理水平,以“主动、担当、创新”的工作理念及精神积极融入打造楚雄烟叶核心原料品牌行动,促进全县烟叶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绿色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与产品安全。加快绿色科技成果转化,落实绿色烟叶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探索化肥农药减量、烟田清洁、能源环保生产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新路。一是持续保育土壤。确保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轮作率达到95%以上,抓实1.9万亩商品有机肥推广,全力推进大田营养土堆捂施用入田,积极落实绿肥种植翻耕还田。探索水溶肥替代常规化肥,力争亩施纯氮化肥用量再降3%左右。以合作社为运营主体,着力推进有机肥生产本地化、标准化、工程化,销售价格稳定在1100元/吨以内。抓好土壤面源污染治理,扎实落实好0.01毫米地膜回收再利用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各1万亩。二是保护生态环境。县乡要加大林业政策宣传力度,全面禁止滥砍滥伐森林违法行为,同时,各乡镇要积极引导烟农落实以煤代柴烘烤烟叶。遵循烟区稳固化、烤房集群化、烘烤专业化、原料本地化“四化”原则,科学布点,规范运作,抓好生物质烘烤、电能烘烤示范,推进烟叶烘烤节能减排。三是全面实施烟叶安全生产管控和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构建县、乡、村三级烟叶安全管理网格,将烟叶农残纳入各乡镇的重要考核指标,县、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农药销售门店、合作社的日常巡查和监管,规范农药购进渠道,强化国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市场管理力度。烟草部门要指导督促烟农安全用药,全面推广落实好采烤前20天和烤房内严禁喷施农药等管控措施。持续开展绿色防控,强化病虫害测报,开展好烟蚜茧蜂防治蚜虫、蓝板诱杀烟蓟马及性诱剂诱虫示范,在“2260”区域及以外部分区域推进落实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探索蠋蝽生物防治。
(六)创新驱动,打造烟叶发展新动能。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培育“互联网+、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新动能,持续增强烟叶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是扎实推进“互联网+烟叶”。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强大驱动力,支持烟草企业依托目前推广的“几十个”平台系统的数据资源,通过互联共享、改造延伸、打通和搭建通用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从规划到工业使用等各环节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打造广用务实、先进可靠的供应链;探索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加快烟叶生产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打通人工智能在烟草农、工、商全链条应用,再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二是培育新增长点。加快高效实用技术研发,集中力量突破特色品种、机械化作业、营养调控、烘烤提质“四大”瓶颈,探索人工智能在科技烘烤等领域的运用研究,培育新增长点。三是加快技术成果运用。采取政策扶持,加强管理指导和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落实绿色生产和特色烟叶生产技术措施。
(七)工商协同,构建烟草发展共同体。一要加强工商沟通协商。主动对接市场,与工业企业有效沟通,及时掌握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使用情况,确保计划与市场匹配、产品与市场对接。二要有序推进基地单元建设。根据省州工作安排,继续开展基地单元优化调整,对工商合作松散的进行彻底清理,统一按照国家级基地单元管理。三要做好烟叶营销工作。加强与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福建中烟的对接,明确品种需求和结构比例,积极推进定向生产,推进基地单元全收全调。四要服务好云产卷烟品牌发展。在区域布局和品种管控上重点保障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的K326特色品种调拨计划,继续在共和镇实施1万亩、3万担“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项目,保证调拨结构、烟叶等级纯度、等级质量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K326品种烟叶是红塔集团核心原料,品种变化会严重影响卷烟质量,要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采取品种纯度与合同计划分配挂钩,在源头、生产、收购全程加强管控,保证品种纯度达到100%。
(八)多措并举,助力促农增收和扶贫攻坚。积极推动产业融合,积极打造农业自主品牌,积极构建产销渠道。充分发挥烟叶产业优势,主动融入扶贫攻坚大局,发挥烟叶生产“栽烟一亩、脱贫一人”的积极作用。探索烟基设施综合利用,开展烟田烟后经济作物种植,把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加大对贫困烟农的帮扶力度,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积极探索合作社多元经营,构建合作社与烟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励烟农参与到多元经营产业发展中来,引导部分烟农转岗为产业工人,切实增加烟农的财产性收入、服务性收入和多元化收益,推动形成“主业稳收、辅业增收、扶贫助收”的烟农增收新格局。
四、加强领导,主动服务,强化考核
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烟草产业始终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大局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营造牟定烟草高质量发展环境。要强化组织保障,扎实推动烟草产业的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继续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确保烟草对经济贡献不减。
(一)加强领导。坚持“政府调控、烟草主抓、烟农主体、部门配合”的工作制度,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统筹好各方力量。一是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出台相应保障政策,制定管理办法,抓好烟叶生产收购各项工作。二是各级各部门协同并进,整合投入力量、资源、资金,创造烟草发展新格局。
(二)主动服务。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主动服务,提高效能。要突出重点,细化措施,着力解决烟叶工作短板、矛盾、问题。
(三)强化考核。健全考核机制,推动全县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由县烤烟生产收购协调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依据《牟定县2019年烟叶生产收购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全程检查和督导。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考核,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附件:1.牟定县2019年烟叶种植收购及品种计划安排表
2.牟定县2019年烟叶工作投入项目安排表
3.牟定县2019年烟叶生产收购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牟定县人民政府
附件1
牟定县2019年烟叶种植收购及品种计划安排表 |
|||||||||
单位:亩、万公斤、公斤/亩 |
|||||||||
乡 镇 |
种植计划 |
品种计划 |
|||||||
指导种植 面积 |
收购计划量 |
总 量 |
单 产 |
K326 |
云系列 |
||||
指令性 |
出口备货 |
面积 |
收购量 |
面积 |
收购量 |
||||
共 和 |
12800 |
169.60 |
15.40 |
185.0 |
144.5 |
12800 |
185 |
|
|
江 坡 |
10300 |
119.20 |
10.80 |
130.0 |
126.2 |
10300 |
130 |
|
|
凤 屯 |
5000 |
61.90 |
5.60 |
67.5 |
135.0 |
|
|
5000 |
67.50 |
新 桥 |
6000 |
73.80 |
6.70 |
80.5 |
134.2 |
|
|
6000 |
80.50 |
蟠 猫 |
2000 |
22.90 |
2.10 |
25.0 |
125.0 |
2000 |
25 |
|
|
安 乐 |
2800 |
34.40 |
3.10 |
37.5 |
133.4 |
|
|
2800 |
37.50 |
戌 街 |
2100 |
25.70 |
2.30 |
28.0 |
133.3 |
|
|
2100 |
28.00 |
合 计 |
41000 |
507.50 |
46.00 |
553.5 |
135.0 |
25100 |
340 |
15900 |
213.50 |
附件2 牟定县2019年烟叶工作投入项目安排表 单位:亩、万亩、万担、万元 |
||||||||||||||||||||||||
乡镇 |
指导性种植面积(亩) |
收购 计划总量 |
县财政投入 |
2018年第一批云产特需烟叶生产扶持资金投入 |
总计 |
|
||||||||||||||||||
优质烟示范样板(40元/亩) |
村、组烟叶生产工作经费 (5元/担) |
安排乡镇烟叶生产收购工作经费 |
县烤烟 防雹费 |
生物质烘烤 |
县烤烟领导小组统筹金额 |
合计 补贴 |
有机肥施用补贴(10元/亩)
|
优质烟示范样板(40元/亩) |
“2260”工作经费 |
政府协作经费 |
合计 |
|
||||||||||||
万公斤 |
万担 |
面积 |
补贴 金额 |
村委会干部经费60% |
村民小组经费40% |
小计 |
基数 |
2.5元/担 |
小计 |
面积 |
补贴 金额 |
面积 |
补贴 金额 |
|
||||||||||
共和 |
12800 |
185.0 |
3.7 |
|
|
11.10 |
7.40 |
18.50 |
2.00 |
9.25 |
11.25 |
|
16.5 |
|
37.75 |
10000 |
10.00 |
|
|
20 |
|
30 |
67.75 |
|
江坡 |
10300 |
130.0 |
2.6 |
|
|
7.80 |
5.20 |
13.00 |
2.00 |
6.50 |
8.50 |
|
|
|
23.14 |
3500 |
3.50 |
1700 |
6.8 |
|
|
8.66 |
31.8 |
|
凤屯 |
4920 |
67.5 |
1.35 |
160 |
0.64 |
4.05 |
2.70 |
6.75 |
3.00 |
3.38 |
6.38 |
|
|
|
13.13 |
2000 |
2.0 |
940 |
3.76 |
|
|
6.9 |
20.025 |
|
新桥 |
6070 |
80.5 |
1.61 |
|
|
4.85 |
3.25 |
8.10 |
3.00 |
4.05 |
7.05 |
|
|
|
15.15 |
3000 |
3.00 |
1500 |
6 |
|
|
9 |
24.15 |
|
蟠猫 |
2000 |
25.0 |
0.5 |
|
|
1.50 |
1.00 |
2.50 |
4.00 |
1.25 |
5.25 |
|
|
|
7.75 |
|
|
700 |
2.8 |
|
|
3 |
10.75 |
|
安乐 |
2830 |
37.5 |
0.75 |
|
|
2.25 |
1.50 |
3.75 |
4.00 |
1.88 |
5.88 |
|
|
|
9.63 |
500 |
0.50 |
500 |
2 |
|
|
2.4 |
12.025 |
|
戌街 |
2080 |
28.0 |
0.56 |
|
|
1.68 |
1.12 |
2.80 |
4.00 |
1.40 |
5.40 |
|
|
|
8.20 |
|
|
500 |
2 |
|
|
2.4 |
10.6 |
|
政府办 |
|
|
|
|
|
|
|
|
|
|
|
|
|
|
|
|
|
|
|
|
29.4 |
29.4 |
29.4 |
|
县级 |
|
|
|
|
|
|
|
|
|
|
|
5 |
|
72.76 |
85.26 |
|
|
|
|
|
|
|
85.26 |
|
合计 |
41000 |
553.5 |
11.07 |
160 |
0.64 |
33.23 |
22.17 |
55.40 |
22.00 |
27.7 |
49.7 |
5.00 |
16.5 |
72.76 |
200 |
19000 |
19 |
5590 |
23.36 |
20 |
29.4 |
91.76 |
291.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