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凤屯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凤屯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115323230151727375-/2021-0331001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1年03月31日 主题词:返贫致贫 文  号:凤政通〔2021〕20号 著录日期:

凤屯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为常态化开展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制定本方案。

一、主体责任

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的主责单位是镇扶贫办,责任单位是相关成员单位、各村委会。

二、工作目标

针对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情况、收入巩固情况、饮水保障情况,开展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返贫致贫风险。实施“两类人员”(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下简称“两类人员”)动态管理和分类精准帮扶,及时有效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三、监测对象及程序

(一)监测对象。全镇316户1119个脱贫人口、18户64个边缘易致贫人口、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以及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因病、因学、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农村低收入人口。

(二)监测程序。通过监测人员监测、走访排查、“一平台”找政府救助、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监测热线、农户申报等多途径锁定监测范围,按照“排查分析、入户调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分析研究议定、镇核查、县数据比对审定、录入系统”工作流程纳入“两类人员”监测。监测工作实行一月一监测、一月一研判、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农户和脱贫户不申请,结果暂不公示,消除风险及时标记。

四、工作措施

(一)“全覆盖”健全监测网络。

1.建立三级监测网络。建立镇、村、组三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网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测体系,按月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

(1)村民小组监测点。村民小组设立监测点,由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或小组长、村民代表等人员担任。负责排查发现本小组风险户,对存在“两不愁三保障”、收入及饮水安全短板或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第一时间报告村级监测站,确保风险排查不漏一户。

(2)村级监测站。村设立监测站,由驻村第一书记或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组成,负责对小组上报的风险户,入户排查核实存在的风险点,逐户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化解风险的帮扶需求,建立纸质工作台账,并将名单及帮扶需求报镇监测所。

(3)镇监测所。镇设立监测所在扶贫办,负责对各村上报的风险户进行审核,再次入户核查风险点,按照一户一策,因户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并将名单和帮扶措施报县监测中心,落实帮扶责任,同时统筹抓好健康帮扶、教育帮扶、危房改造、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2.建立监测问题线索反馈机制。镇监测所、村监测站、村民小组监测点要设立动态监测热线并公布联系人、联系电话,镇、村、组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将符合监测条件的及时纳入监测。

(二)“全链条”开展监测预警。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逐户实地核查、综合分析研判、数据比对核查、镇村逐级审核”的自上而下比对反馈问题,自下而上核查发现问题风险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

1.凤屯卫生院、镇新农合办。负责定期比对筛查因大病、重病、重残、意外事故等住院治疗,脱贫户(人口)自付医疗费用超过4000元以上(含4000元),非建档立卡户自付医疗费用超过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预警信息;筛查因大病、重病、长期慢性病、意外事故等需长期住院治疗或导致家庭劳动力死亡的预警信息。(须于每月20日前将信息反馈镇扶贫办)

2.凤屯中心学校。负责比对筛查家庭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预警信息;一户农户同时有2人或2人以上子女就读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含幼儿园子女)的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于每学期开学后30日内反馈镇扶贫办。

3.镇危改办。负责定期比对筛查因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住房达不到“安全稳固、遮风避雨”要求的预警信息。

4.镇水务服务中心。负责定期比对筛查受季节、工程建设等影响导致饮水安全水质不达标、水量不足、取水半径超出规定范围等不达标的预警信息。

5.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定期比对筛查因洪涝、冰雹、干旱、病虫害等影响,造成农产品绝产绝收、大面积减产、养殖失败、农产品严重滞销、严重跌价,经济亏损达10000元以上(含)的预警信息。

6.镇人事站。负责定期比对筛查因疫情、自身技术、个人懒惰等因素影响,导致原已稳定就业但返乡未就业或已就业但不稳定等预警信息;对超过3-6个月未继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进行预警提醒;对拥有劳动能力但不愿外出务工或闲散游离在家的进行预警提醒。

7.凤屯派出所。负责定期筛查因交通事故、吸毒、刑事犯罪等造成家庭劳动力死亡或接受刑事处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预警信息。

8.镇民政办。负责定期比对筛查低保、临时救助、分散供养、集中特困供养、社会兜底保障等变化预警信息。

9.镇党政办。负责安全事故、自然灾害预警信息。

10.镇扶贫办。负责比对筛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家庭人均纯收入符合监测标准、收入逐年下降或与上年相比骤减,家庭人均纯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占比超过70%的农户,“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不达标的预警信息。

11.镇残联。负责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和三、四级精神残疾人信息预警,定期筛查残疾证申请、办理等变化预警信息。

12.各村委会:负责对辖区内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口进行摸排、核实、分析研判,制定帮扶措施。

(三)全方位”落实帮扶措施。

1.“全方位”落实帮扶责任。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新的政策文件出台前,认真落实现行的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饮水、金融、土地、人才等帮扶政策和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平稳过渡、有序衔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民政办、危改办、人社所、凤屯中心校、合管办、残联、扶贫等部门要根据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或帮扶需求认真落实产业帮扶、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危房改造、就业帮扶、医疗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防贫救助基金”等帮扶措施。各村委会是落实帮扶措施的责任主体,要根据“两类人员”动态管理未消除风险情况及经核实各部门反馈的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情况,统筹安排驻村工作队力量,切实加强与镇级行业站所联系对接,真正把产业帮扶、低保、临时救助、危房改造、就业帮扶、医疗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防贫救助基金”等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村级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是监测对象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精准分析返贫致贫风险点、精准制定帮扶措施、跟踪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及风险消除情况,确保帮扶对象返贫致贫风险有效消除。

2全方位实施分类帮扶。镇扶贫办根据监测户返贫致贫风险类型及帮扶需求,分类将名单推送至相关行业站所,由行业站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因户施策、分类帮扶,确保监测对象纳入一个月内即能得到精准有效帮扶。

针对监测对象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要帮助其谋划增收项目,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通过“双绑”将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稳定利益联结和分工合作机制,将小农户带入大市场。

针对监测对象有劳动能力且有外出务工意愿的监测对象,要加强与本地扶贫车间,以及劳务输入地用工企业对接,帮助其转移就业。

针对监测对象临时性困难,要加大民政救助、教育资助等政策性补助,帮助减少支出。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产收益等综合性保障措施。

针对监测对象因残、因灾、因意外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防贫保等帮扶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针对监测对象存在饮水预警风险的,镇水务服务中心要围绕“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进行排查、保障并消除预警风险。

针对监测对象存在住房预警风险的,镇危改办要按照“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原则进行核查,采取“一户一方案”等措施消除预警风险。

针对监测对象存在因学预警风险的,由凤屯中心学校迅速落实教育帮扶政策。

针对突发重大疾病的脱贫不稳定人口,由凤屯卫生院、镇新农合办、镇民政办等部门迅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边缘易致贫人口及时落实大病保险、大病救助、民政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消除预警风险。鼓励各村委会创新帮扶手段和方法,及时化解生产生活风险。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责任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守住“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杜绝规模性返贫。

(二)强化政策业务标准。各行业扶贫部门要开展动态监测政策、数据比对业务知识学习,确保政策标准执行统一、动态监测口径统一、数据比对分析准确、帮扶程序规范、结果公平公正。要建好三级监测网络,确保村与村、组与组之间平衡推进。

(三)强化联动合力。各村委会、各站所要围绕确保防止返贫监测不漏一户、监测对象纳入一个月内即能得到精准有效帮扶的要求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全镇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实行镇村组三级“纵向到底”、行业站所“横向到边”的工作联动机制,全面强化数据共建共享、预警核查工作。

(四)强化考核,确保实效。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将纳入各村委会年终脱贫攻坚成果成效考核。镇扶贫办将通过系统数据日常监测、数据比对、统计分析、督查检查对监测质量及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