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工作动态】牟定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有待健全完善

索引号:11532323MB19908782-/2023-0316029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3年03月16日 主题词:【工作动态】牟定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有待健全完善 文  号:无文号 著录日期: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现代农业节本增效的主要趋势,牟定县也在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和亮点,但也存在服务供给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亟待重视予以逐步解决。

一、基本情况

牟定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县有各类农业机械46842台(套),农机总动力达16.741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5%。拥有拖拉机及配套农具1523台、种植业机械26094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7865台、畜牧机械11104台、有水产机械196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47 农用航空器13。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5家,其中,2家已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农机作业操作手80余人。牟定县隆兴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国家税务总局等9部门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牟定县科兴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牟定县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牟定县赢天农业专业合作社于2020年被楚雄州农业农村局评定为州级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牟定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牟定县隆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均组织成员参与水稻、玉米、烤烟等作业服务。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带动引领,2022年,全县完成农机作业面积781500亩,其中,机耕351980亩、机播47000亩、机械灌溉129767亩、机收131000、机械植保121753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发展基础薄弱。当前,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数量不断增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优势不断体现,但相比农业较发达的地区来说,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进程缓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较少,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仅有5家,但主要以自我服务为主,附带为群众提供一部分服务为辅。缺乏规模效应,服务的内容涵盖面窄,大多数组织仅能提供单项服务,组织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许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散、弱”。

(二)农业基础不完善。土地资源的利用整合程度不高,2022年底全县流转土地土面积5.4万亩,仅占确权登记面积的15.4%。多数为1—5年,少数为1个生产季节。技术手段利用不多,许多山区、半山区机耕道和水利设施滞后,可机械化程度不高,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本增加。

(三)思想观念滞后。我县农业发展仍多以小农户为主,土地流转不集中,农业产业规模小,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不愿意开展社会化服务,全县仅有共和镇军屯村委会将辖区整村2972亩土地全部入股牟定众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托管探索。农业生产托管形不成规模,自供自给自足的观念普遍存在。

(四)制度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县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缺乏完整的体系机制,服务处于初级阶段,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收费管理制度落后,特别是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经营主体带头带动作用不明显。

(五)服务组织建设落后。当前我县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机械化数量和质量都不高,社员管理松散,从业人员不稳定,作业项目少,服务领域窄,服务随机性较大、服务主体连接不稳固。合作社运作不够规范,与农户合作基础不牢固,组织化程度低。

(六)扶持政策不到。目前我县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缺乏扶持力度、优惠政策支持少,社会化组织的发展举步维艰,一定程度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截至目前,仅2022年争取到中央农业生产发展项目1个,投资99万元用于引导、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社会化服务,政府引导撬动能力不足。

三、发展思路

(一)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集聚,推动服务供给 与需求有效对接。同时发挥好政府作用,着力培育、支持、引导服务主体发展,强化行业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聚焦服务小农户。以服务小农户为根本,把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作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目标,把服务小农户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解决小农户生产现代化难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鼓励探索创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创新,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同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鼓励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

(四)整合资源共享。我县最大的资源是土地资源,要进一步整合利用,用共享的理念、创新的机制、信息化的手段,在更大范围整合存量资源、盘活各类要素,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共享利用、效率提升,推动各类服务主体通过联合合作、组织重构和模式创新等方式,促进功能互补、形成合力。

(五)做好“政府”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服务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相关部门要加强行业服务指导,引导好各类主体规范发展;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要积极争取扶持政策,落实好优惠政策,让各类组织、主体“想进来、想发展、留得住、不想走”。

四、工作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发展的领域、环节和组织形式,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推动有序发展。加强部门件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要创新工作方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本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打造推广试点。围绕政策创设、主体培育、行业管理、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打造一批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主体,形成一批创新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按照可学习、能复制、易推广的要求,选树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样本,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全面推进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

(三)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政策,强化绩效评价,确保实施效果;落实对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金融创新,研究拓宽包括服务订单、农业保单、农业设施在内的增信措施和抵(质)押物范围,鼓励创设支持农业生产托管的金融产品,推动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信息和数据互联互通。推进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探索开展安全事故责任保险、农事服务质量保险等。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切实保障服务主体的合理用地需求。

(四)做好基础工作。强化重大问题研究,健全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制度,及时掌握发展动态,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把政策规定、项目实施、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内容作为重点,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部门、广大服务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渠道,分区域、分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改变群众发展观念,为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牟定县农业农村局    夏天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