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镇是牟定县的中心镇,位于东经101°31′~101°34′,北纬25°18′~25°20′之间,东与新桥镇接壤,南与江坡镇接壤,西与凤屯镇接壤,北与姚安县前场镇交界。镇人民政府驻平屯社区共和路9号,电话区号0878,邮政编码675500,距州府楚雄市32千米,距省会昆明市155千米。共和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多雨,冬春干旱;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平均海拔1758米,年平均降雨量666.9毫米。全镇国土面积244.05平方公里,有耕地62940亩,其中:水田53550亩,旱地9440亩,林地面积22.0965万亩,森林覆盖率59.22%。共和镇辖茅阳、兴和、平屯、金马、清波邑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天台、军屯、天山、代冲、柳丰、何梁、余新、余丁、清河、中屯、新甸、散花、华星、际盛、庆丰、共丰、周山、牟尼、龙池19个村民委员会,196个自然村,312个村(居)民小组。全镇总户数26540户,总人口76611人,常住人口65773人,其中,男性38553人,占50.32%,女性38058人,占49.67%,汉族63694人,少数民族人口12917人,其中彝族人口12102人。全镇辖3所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所24个,心脑血管救治站全覆盖,田心卫生院医养结合示范点通过州级验收;共有学校6所,其中初中3所,小学3所;共有基层文化活动室163个,业余文艺表演队79支3080人(含左脚舞表演队22支804人),农家书屋39个,藏书60800册,省、州、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65人,发展壮大彝绣企业32户,培育绣娘200余名。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共和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整合区位和资源优势,聚焦省委“3815”战略部署和州委“一极三区”发展目标,围绕县委“滇中牟定、产业强县、左脚舞城、工匠名乡”建设目标和“富民、兴企、强县”发展目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27个,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发放就业补贴27.42万元。科学谋划、因地制宜、高位推动,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共和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500亩,农民增收以烤烟、玉米、水稻、油菜、蔬菜、葡萄、芦笋种植和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为主,加外出务工收入。

共和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左脚舞的故乡”、“花灯之乡”、“名腐乳之乡”、“粮烟基地”的美誉。境内有1处风景名胜(化佛山)、4处文物古迹(文庙、三清阁、南塔、北塔),境内民族传统节日有“三月会”“正月十六”。2024年,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亿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5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31元,同比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556元,同比增长3.8%。全年新增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7亿元。全年落地实施重点项目18个。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任务。户,培育绣娘200余名。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4147人次772万元、特困供养资金2376人次264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73人次33.74万元、惠民殡葬补助294人88万元、高龄补贴21896人次110万元。兑付残疾人两项补贴166万元,救助困境儿童256人次。办理困难退役军人生活补贴337人次13万元,走访慰问877人次,发放慰问物资12万元。开展“物质+服务”居家上门服务6924人次,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30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6.5%,养老保险参保率91.3%;救助困境儿童256人次,发放残疾人补贴166万元。建成老年幸福食堂2个,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兴和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94场次,新建文化活动室2个,20余处文物有效得到保护,文物保护成效显著。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也是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做好铺垫。
共和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