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牟定县聚焦困难群众多层次、专业化、多元化的救助需求,积极探索救助制度的改革创新实践,率先开展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构建“精准滴灌、多维供给、智慧赋能”服务体系,实现从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的多层次救助模式转变,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交出更有温度与厚度的“民生答卷”。
“一网联动”多元救助,明晰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引领,建立由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明确19家部门的38项职责任务清单,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搭建“政府+公益组织”服务平台,组建“干部+社会力量”服务队伍,打造“党支部+网格”“党员+群众”多元参与的“1+N”联系服务群众网格,构建政府救助、政策兜底保障、社会组织精细服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救助格局。
“双线闭环”智慧监管,保障救助质量。打造“线上平台+线下督导”闭环管理体系。搭建社会救助“物质+服务”“1221”智慧化数字平台,汇聚50万余条救助数据及13806条服务数据。实现数据共享“一网通查”,精准匹配服务资源,线上平台可全流程追溯。建立“三级”回访、“五星”评比机制,通过智慧化平台、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多维度开展服务满意度绩效评价,实现线下督导全链条把控。
“三色预警”精准识别,确保救助对象“零遗漏”。依托“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对服务对象开展精准摸排与动态监测。根据服务对象年龄、身心健康程度、监护情况等综合评估,划定“蓝黄红”风险等级,建立个人工作档案,实现分级分色、分层分类提供服务。依托网格化管理,根据“蓝黄红”风险等级开展“敲门行动”。开通“码上求助”线上渠道,群众扫码即可提交困难诉求,平台智能分析后及时分配任务,实现“即时响应、快速介入”。
“四项举措”提质增效,实现救助内容全覆盖。规范工作程序,形成“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审批派单、提供服务、监督评估”全流程体系,实现精细化服务。细化照护服务、生活服务等3类35项服务内容清单,明确服务标准,提供针对性服务。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打造“幸福‘救’在身边”社会救助服务品牌,提升受助者的社会参与能力,引导受助者自爱自强。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培育服务类社会机构10家,拥有社工队伍967人,持续提升服务承接能力和水平。
“五社联动”协同发力,聚集救助资源合力。搭建“3+5”服务平台,成立牟定县慈善会、牟定县暖心助困志愿服务队、牟定县乐心社会工作站3个公益社会组织,组建县、乡、村民政干部服务队和乡镇社工站、社区服务站、爱心人士、志愿者5支队伍,并以“3+5”社会力量平台为依托,采取“有偿+无偿”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五社联动”服务机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精准收集困难群众需求12986条;引入5家机构提供定制化服务,运用专业方法开展个案帮扶12986例,孵化培育志愿者队伍3支;链接社会组织、慈善基金会等社会资源,募集资金52万元、物资1600件。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06.67万元,服务对象6.12万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8.3%,有效填补了传统救助的空白,为构建“物质+服务”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鲜活样本。(通讯员 邓丁乞 王芹 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