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教学的场所,主要以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区、教工生活区、体育运动区以及雕塑为主体。学校每个区域的功能不同,绿化也应因地制宜,要做到不同功能分区之间互不干扰,保持各区域的独立完整性,又使之具有有机的联系。
道路绿化设计
学校道路可分为主干道、支路和绿地小径。主干道的绿化应以遮荫为主,支路和小径则以美化为主。主干道两旁可种植行道树,如水杉、银杏、栾树、合欢、白蜡等落叶乔木,若是短距离的重要路段也可选用雪松、白皮松、华山松等常绿乔木。
每一种树木都蕴含了不同的文化寓意。如雪松,陈毅有诗赞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雪松的高洁、不屈不挠、积极向上,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品质。
主道路旁的绿植一般以对称式布置,除了树木以外,还可配置草坪、酸浆草等地被植物或花草灌木,以打破干道的规则平直。
支路和小径的绿化设计可以更灵活有变化,学校可根据不同的园区功能种植不同的品种,以组成不同的景观。花树结合,高低交错,打造出“高颜值”的校园景观。
重点景观绿化设计
学校的重点景观一般指主体建筑和标志性建筑、中心花坛、雕塑等。由于这些景观处于学校的主要位置,容易受到师生和其他外界来访人员的关注,因此在绿化设计上要重点处理,力求美观大方又有特点。
此区域的绿化是围绕建筑而生,因此首先要注意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在道路平视或楼上俯视都能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如建筑、雕塑附近可设计为装饰绿地,而建筑之间面积较大的过渡地段可设计为游憩绿地等等。
若是小面积的绿地,可采用花灌木进行设计,但要注意空间的透气性。而大面积的绿地可结合地形进行有主题、有特色的植物配置设计,学校可综合运用各类植物并结合文化小品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和景点。
建筑物周边的绿化,若是面积足够大,可以设计一块草地,丛植小乔木或灌木,也可设计花镜、花坛等。建筑内部若有小天井,可以设计为水池,种植水生植物并养殖观赏鱼。
其他区域绿化设计
水景设计
学校中的水景一般不会太多,但水景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却十分重要,而且水景还可以有效改善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有降温、增湿、减尘、隔噪等多重作用。学校可以结合岸边的山石、小品进行滨水植物配置,让植物与水面交相辉映。
场地附近
在运动场或者其他较大的活动场地附近可以种植高大的杉木或高篱,建议以根深、生长快、抗倒伏、不易风折、树叶茂密的树种为优选,可以起到隔离与遮荫的作用。
草地
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学校可以规划一片草地,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在此休息、看书。草地的植被选择不仅要美观,同时也要耐践踏、易保养,草地上可放置假山、种植疏林或缀花。
角隅
除了建筑物周围、道路附近等绿化外,学校还可以对一些角隅进一步美化。比如将学校的植物树形修建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让校园氛围更加生动、活跃。
校园绿化的整体风格需要和校园环境保持一致,在植物的配置上应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使绿地分布合理。让校园绿化建设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