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牟定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2016—2020年)

索引号:11532323015172622Y-/2016-1209012 公文目录:发展规划 发文日期:2016年12月09日 主题词:扶贫开发 文  号:无文号 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9日
序 言

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决定对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牟定县是云南省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的滇西边境山区片区县份之一,实施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为牟定县实现赶超发展和富民强县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实施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细化和延伸,编制和实施好牟定县“十三五”扶贫重点开发专项规划,有利于集中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力量,形成合力推进牟定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有利于细化总体规划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建设任务、落实保障措施;有利于有计划、分步骤地将总体规划安排部署向基层延伸和向现实转化。加快滇西边境山区片区牟定区域发展,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有利于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有利于推动多民族交流与交往;有利于保障金沙江流域生态安全;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滇中地区崛起;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优化投资环境,加快二、三产业升级,扩大就业,保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对促进片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深入探索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新机制、新体制和新模式,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十三五”省级实施规划的通知》(国开办发〔2015〕4号);国务院关于滇西边境片区等3个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的批复;《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14〕4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滇西边境片区等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2011—2015年)的批复;《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办发〔2014〕2号)、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办发〔2014〕14号);《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党中央、国务院2011年以来,关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扶贫开发重要决策,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重要文件;中央有关部委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特殊优惠政策和重要专项规划;以及省、州市、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部门专项规划等相关重要文件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区域范围依据牟定县行政区划划定,包括共和镇、新桥镇、凤屯镇、江坡镇、戌街乡、安乐乡、蟠猫乡7个乡镇89个村(居)委会778个自然村1208个村民小组,国土总面积为1464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1%。2015年末,全县总户数67490户,常住人口202858人,其中:城镇人口54011人(含农转城人口),乡村人口148847人。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条件

牟定县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地跨北纬25°09′~25°40′和东经101°19′~101°51′,海拔1140—2897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突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元双公路通车后,县城距州府楚雄32千米,距省会昆明199千米。牟定全境处于云南山字型构造的西翼弧和脊柱之间,金沙江南侧,在金沙江断陷构造的影响下,地形地貌属中山、中浅切割地貌类型。高原地貌保持较完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北谷深坡陡,地表破碎,群山连绵,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1%,县境呈周矮中凸状。境内干旱少雨,年均降雨880毫米,无天然湖泊和入境水,河川径流主要靠天然降水补给,主要河流有龙川河、紫甸河、勐岗河、冷水河、六渡河、观音塘河、大小力歪河,径流面积相对较大的紫甸河、勐岗河均为县际边界河流,河岸地势陡峭,水资源利用率极低,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8万千瓦,未开发利用。全县耕地总面积19.9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7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39.86人。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已发现矿产40余种,金、银、铜、铂钯、稀土、高岭土等20余种矿产已探明矿产所处地点和储备量。有佛教圣地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化佛山、白马山,另有文庙、三清阁、中屯字库、姑娘房等人文景观和“牟定油腐乳”、“彝族刺绣”、玫瑰汁等特色产品,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片区内生物物种多样,有绿孔雀、滇叶猴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76.6平方千米,森林面积8.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9.7%。

牟定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有与“三月会”相依相伴的左脚舞,“腊湾老人舞”,民间乐器“龙头八方四弦琴”,花衣、花鞋等彝族刺绣,被誉为“左脚舞的故乡”。牟定能工巧匠众多,制陶等传统手工艺发达,被誉为铜匠、铁匠、篾匠、木匠、泥水匠五匠俱全的“匠人之乡”。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化佛山,另有牟定文庙、三清阁、南山寺、中屯字库、姑娘房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料。旅游产品主要有“牟定油腐乳”、化佛茶、玫瑰汁、力石高粱酒、“鹊泉牌”喜鹊窝系列白酒、铜炊具、“彝族刺绣、民族乐器等特色产品。随着左脚舞被文化部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牟定县万人同跳左脚舞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以及一批以左脚舞为主题的精品文艺节目先后在全国和省级大赛中获奖,牟定的民族民间文化备受世人瞩目,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经济社会发展。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牟定县通过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变。种植业产量和产值有了较大提高,近几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了粮、烟、畜、菜、果协调发展的格局,烟草种植业、绿色产业、仔猪养殖业逐步发展为牟定的支柱产业。至“十二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2.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6.8%;地方财政总收入净增2.41亿元,年均增长23.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2.88亿元,年均增长24.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11015元、4087元,年均分别增长11.5%、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亿元,年均增长15.4%;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物价总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2015年,县委、县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复杂局面,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8.1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36652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81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71元。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6:33.2:38.2,产业结构越趋合理。全县从业人员141840人。全县粮食总产量10.5万吨,油料总产量8016吨,生猪出栏25.68万头,大牲畜出栏2.42万头,羊出栏5.04万只,水产品产量1902吨。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2.49万千瓦。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1346.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50.7公里,元双二级公路境内段74.5公里。全县农村公路硬化里程达400公里,率先在全州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年末电话用户18.4万部,电话普及率91.2%。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7%、98%。

社会事业。全县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面实现“普九”,2015年,有各级各类学校106所,其中,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9所、小学78所,幼儿园18所,在校学生24366人,7一15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9.9%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451人,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6%;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医院11个(不含综合门诊部、所和个人诊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2人,每万人口有卫生技术人员18.61人,每万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39张,7个乡镇都建有卫生院,89个村(居)委会都建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3%,有卫生室和合格村医的行政村比重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农村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建立健全,2014年底,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养老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低保覆盖面逐步扩大,2015年全县共有16400人享受低保。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乡镇文化站7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97%。

民族文化。牟定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左脚舞之乡”和“五匠之乡”(铜匠、铁匠、篾匠、木匠、泥水匠)的美誉。23个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团结和睦,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左脚舞、左脚调”为代表的彝族文化,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楚雄州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千年跳一脚,百年赶一会”的“三月会”、正月十五赶猫街、正月十六赶天台、赶秋街等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的带动下,全县民族服饰、民族婚俗及习俗、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族乐器、民族工艺、民族美食、特色民居、传说故事等浓郁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构成了牟定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宝库。随着左脚舞被文化部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牟定县万人同跳左脚舞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以及一批以左脚舞为主题的精品文艺节目先后在全国和省级大赛中获奖,牟定因左脚舞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民族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彝族酒歌韵味悠长而备受世人瞩目。同时,区内的化佛山、白马山等佛教圣地和文庙、三清阁、毕昌杰烈士陵园、南塔、北塔、中屯字库等旅游景点具有浓厚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

(三)贫困现状以及特殊困难

牟定位于滇中老干旱区,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连片特困县。

山区面积大,山高箐深。县境内最高海拔2897米,最低海拔1140米,山区面积占91%,东北部低热干旱,西南部高寒冷凉,多年平均降雨量880毫米,山高箐深,水资源利用率极低,立体气候突出。

贫困面大量多,贫困程度深。2013年末,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按照2736元的国家贫困标准,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工作,我县识别上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贫困人口15490户61504人,占总人口的30.3%,建档立卡贫困乡1个、贫困行政村11个、贫困村民小组597个;2014年,省级界定并分解下达我县的贫困指标是:建档立卡贫困乡1个,贫困行政村11个,贫困自然村组47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874人。通过扶贫措施的落实,2014年末,减贫986人,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88人,贫困发生率为5.78%;2015年减贫1676人,年末我县尚有贫困人口9212人,还有1750户6993人生活在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需要易地转移安置。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寒冷凉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干热河谷地区及县际交界地带,这些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自然灾害频繁,返贫率高,行路难、饮水难、增收难、用电难、就学难、就医难、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具有连线成片,扶贫难度大的特点,是全县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持续发展条件差,返贫率高。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差,生存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脱贫与返贫并存,生存条件恶劣致贫、缺水致贫、地质灾害致贫、气候冷凉致贫、文化智力低下致贫、子女上学致贫、因病致贫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返贫现象严重,返贫率高。

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有限。牟定县片区地处滇中老干旱区,境内地形地貌复杂,东南部地处低热河谷地带,植被较差、生态环境恶劣,干旱缺水严重;西北部地处高寒冷凉地带,山高坡陡、箐深水冷、田高水低,水资源难于利用。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8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9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10立方米,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气候恶劣,旱涝灾害并存,泥石流、风灾、雨雪冰冻等灾害易发,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壤瘠薄,缺乏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全县总耕地面积20.7253万亩,在全省县(市)居101位,人均耕地面积1.02亩,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片区内已探明的矿产有40余种,但开发程度低,工业发展滞后,是典型的农业县。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尖锐,产业结构调整受生态环境制约大。

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由于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区面积占91%,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比较高,片区内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公路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水利设施薄弱且严重老化,电力和通信设施落后。全县坝塘蓄水8800万立方米,年供水能力6726万立方米,农业灌溉条件差,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困难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有1.45万户贫困户居住在达不到民居地震安全标准的危房内,多数自然村虽然通了公路,但等级低,质量差,常常是“晴通雨阻”,仍未改变“人背马驮”的困境。行政村通电率100%,但线路等级低。片区内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差,金融、技术、信息、产权和房地产等高端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品要素交换和对外开放程度低,物流成本高。

经济发展水平低,特色产业滞后。2015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5:38:37,实现生产总值38.1亿元。缺乏核心增长极,缺乏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大企业、大基地,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以产业促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农民增收困难。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居民就业不充分。人均教育、卫生支出距离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期望值。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2015年牟定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73:1,城乡差距明显。7个乡镇之间、山区与坝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不同程度存在。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考察云南时关于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以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大”发展定位为主线,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及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12355”扶贫思路,实施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五大类工程;到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明显缓解,深度贫困人群温饱稳定解决,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收入绝对数达到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打牢贫困地区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县级负总责,乡级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扶贫工作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体特点,制定扶贫开发政策和扶持措施,对重点区域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行政村、贫困自然村实行重点扶持。三是坚持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民生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推动一、二、三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主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改变村容村貌,强化规范有序的民主法治建设,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整体推进。四是坚持部门协同、合力推进的原则。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是一项跨部门整体联动,跨区域集中的“大片区、大项目、大参与、大整合、大扶持、大改变”的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关心、支持和配合,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打一场集中连片开发脱贫攻坚战,提高扶贫的综合开发工作水平。以扶贫开发规划为平台,整合行业资金,落实部门责任,合力推进扶贫开发。行业部门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实施项目时要向贫困地区重点倾斜。五是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系,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推广、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倡导节能、低碳扶贫,重视贫困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六是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帮扶、群众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自身脱贫致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完善县、乡、村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提高帮扶水平。七是坚持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原则。始终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围绕《牟定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继续规划实施一批着眼于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与条件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时,按照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要求,谋划实施一批直接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帮助脱贫致富的重点项目。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县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基础更加夯实,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国家扶贫标准,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县1088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目标实现,克期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与全州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主要任务。把“高寒冷凉地区、干热河谷地区、县际乡际边缘地区和元双公路乡风文明示范带”“三区一带”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瞄准最集中、最贫困的群体,突出集中连片开发,紧紧围绕“修路、治水、通电、护林、兴文、办学、办医、安居、调结构”九项重点工作,全面实现“988”目标。

(1)农户实现“9有”:有一套安全稳固的安居房,有安全卫生的人畜饮水,有一口沼气池或节能灶,有一个卫生厕和新式畜厩,人均有1亩以上保浇保灌的基本农田地,人均有1亩经济林果或经济作物,年人均有1头(只)商品畜出售,有一个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年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以上,就医就学养老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目标能实现。

(2)自然村实现“8有”:有进村入组通村公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硬化的村内道路,有进村入户的生产生活用电,有一块硬化的活动场地或活动室,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有一批劳动力接受培训实现转移,有一批会经营懂管理的致富带头人。

(3)行政村实现“8有”:有特色优势产业,有产业协会和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有通畅的进村公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科技文化活动场所,有合格的办公用房、卫生室和村医、兽医,有一所设施完善的小学,有群众信任、团结干事的村“两委”班子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

围绕“988”目标,突出“修路、治水、通电、护林、兴文、办学、办医、安居、调结构”九项重点工作,从2016年到2020年,努力争取实施好整乡推进、行政村整村推进、自然村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信贷扶贫、易地扶贫、社会帮扶、扶贫安居工程(危房改造)等重点扶贫项目。力争实施整乡推进项目1个,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14个,实施省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30个,州级整村推进项目120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1户,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实施扶贫安居工程(危房改造)7500户,争取扶贫到户贷款规模50000万元,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规模50000万元,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1万人。

三、“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投资计划

(一)投资概算标准

牟定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项目投资概算,根据以往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投资标准和有关行业执行的投资标准,结合贫困地区农户投工投劳投资能力及农户直接受益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综合确定各项目投资概算指标。

(二)投资概算

根据项目建设任务和确定的项目投资概算标准,按项目分类具体是:

1、整乡推进项目:规划实施整乡推进项目1个,争取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000万元,州、县自筹资金部门整合投入11645.765万元,业主投入11293.66万元,农户自筹3278.575万元。规划2016年在戌街乡实施。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种植1000亩猕猴桃、4167亩早桃为主),安居工程(规划建设140户安居房建设,每户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1万元),基础设施(包括村内道路硬化、农用灌溉坝塘建设、五小水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等),素质提高工程、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保6大类项目。

2、牟定县特殊困难区域脱贫攻坚综合扶贫开发项目:以东南片区的新桥、江坡为主,辐射安乐乡和戌街乡,选择40个行政村实施扶贫综合开发,每村规划投资300万元,争取财政资金投入12000万元。

3、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规划实施省级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14个(含11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即共和镇余丁、清河、柳丰3个村委会,新桥镇大村、兴隆2个村委会,江坡镇柜山、乐利冲2个村委会,凤屯镇田丰、河节冲2个村委会,蟠猫乡朵苴、联丰2个村委会,及十二五期间未实施完成的蟠猫乡蟠猫、龙泉,安乐乡桃园3个村委会),每村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共计划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00万元,在14个贫困行政村中实施(2016-2019年每年3个,2020年2个)整村推进项目。

4、省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规划选择建档立卡贫困自然村中30个最贫困自然村组织实施,实施省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30个,每村争取财政扶贫资金60万元,每年6个360万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800万元。

5、州级整村推进项目:规划实施州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120个,每村争取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每年24个720万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3600万元。

6、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争取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881户,年均争取实施376户,户均补助6万元,争取投入财政资金11286万元。若有新的政策变化,按照新政策执行。

7、安居工程(危房改造)项目:规划争取实施安居工程7500户,每户补助1万元,争取财政资金投入7500万元。

8、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规划争取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0人。其中:技能性培训5000人,人均补助1000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500万元;引导性培训5000人,每人补助300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50万元。合计争取投入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650万元。

9、产业扶贫项目:加强产业化扶贫,要建立健全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利益联结分享机制。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对贫困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和贫困农户加入农村合作组织给予特殊扶持。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加大扶贫贴息贷款的投放力度,创新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管理机制,完善信贷扶贫到户形式,进一步完善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帮助扶贫对象参与特色产业开发。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建产业基地,为贫困农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优先吸纳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优先收购贫困农户农副产品。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促进农超对接。积极帮助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农户共同发展。规划争取5年内投入财政资金9553万元。其中:

(1)种植业:规划扶持全县7个乡镇发展特色林果种植每年1万亩,5年计划种植5万亩,平均每亩补助1000元,投入专项财政产业扶贫资金5000万元。

(2)养殖业:扶持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053户、贫困人口10888人发展家庭特色优势养殖业,户均补助1万元,投入专项财政产业扶贫资金3053万元。

(3)牟定县万亩产业扶贫节水滴灌项目:对我县1万亩产业扶贫种植项目进行推广节水滴灌技术,每亩计划投资1500元,投入财政产业资金1500万元。

10、信贷扶贫贴息项目:加大农村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力度,让有项目、有技术、有资源,会经营的中小企业和农户及时得到扶贫贷款贴息,减轻他们筹资难、还款难的负担,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这些企业和农户不断发展壮大,规划2016至2020年发放企业贴息贷款规模50000万元,财政贴息1500万元;争取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规模50000万元,财政贴息2500万元。

11、扶贫互助资金:加大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的建设力度,引导贫困农户利用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特色农业,从而带动整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扶贫互助资金580万元,分5年实施。

12、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扶持2000户农户发展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每户计划投资2.4万元。规划总投资480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600万元(0.8万元/户),企业投入1600万元(0.8万元/户),农户自筹1600万元(0.8万元/户)。

13、太阳能热水器项目:扶持5000户农户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建设项目5000套,每套财政补助1000元。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500万元,农户自筹500万元。

14、推广新型生物燃气炉项目:全县推广新型生物燃气炉项目5000户,每户1台,每台财政补助350元。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75万元,农户自筹25万元。

(三)资金筹措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在资金筹措上,采取国家补助、银行贷款、企业自筹、部门整合、社会帮扶和群众投劳集资的方式进行。规划投资总规模330403万元,其中:争取中央专项扶贫资金15675万元,省级资金37369万元,州县资金81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68045.765万元,业主投入112893.66万元,农户自筹88319.575万元。具体资金投入情况见下表:

牟定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资金计划表(2016─2020年)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万元)

合计

政府投入

部门整合

资金

业主

投入

农户

自筹

中央 资金

省级

资金

州县资金

1

整乡推进

实施整乡推进项目1个

28218

2000

11645.765

11293.66

3278.575

2

特殊困难区域综合扶贫开发

选择40个行政村实施综合开发。

48000

12000

36000

3

行政村整村推进

实施省级行政村整村推进14个。

5600

1400

4200

4

自然村整村推进

实施省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30个。

7200

1800

5400

5

州级整村推进

实施州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120个。

14400

3600

10800

6

易地扶贫搬迁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881户。

30096

11286

18810

7

安居工程(危房改造)

实施安居工程(危房改造)7500户。

49500

7500

4500

37500

8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

实施劳动力转移技能性培训5000人引导性培训5000人。

650

650

9

产业扶贫

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及扶贫节水滴灌项目。

36159

9553

26606

10

信贷金融扶贫

扶持企业20个、贷款规模5亿元;扶贫到户贷款5亿元、扶持农户10000户。

104000

4000

100000

11

互助资金

争取互助资金项目580万元。

580

580

12

光伏扶贫项目

扶持2000户农户发展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

4800

1600

1600

1600

13

太阳能热水器

扶持5000户农户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建设

1000

500

500

14

新型生物燃气炉

推广新型生物燃气炉5000台

200

175

25

合计

330403

15675

37369

8100

68045.765

112893.66

88319.575

四、推进“十三五”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

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总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集中连片开发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以最贫困的地区和最贫困的村为主战场,按照“产业支撑、强化基础、连片开发、综合治理、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思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强势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大力实施扶贫整村推进。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难后易、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的原则,以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为重点,推广应用沼气、节能灶、太阳能等生态能源项目建设,实施村间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治理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七改三清”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控制和降低农药等面源污染,规划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2020年实施省级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14个,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把全县11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和“十二五”期间未实施的3个实施完成;实施40个村特殊困难区域脱贫攻坚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省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30个,120个州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努力实现扶持一个村,见效一个村,脱贫一个村的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开发。把支撑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整合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每年扶持发展2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扶持1个扶贫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产品原料需求,每年扶持2000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不断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好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积极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重点对“两后生”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补助就读于职业技校的贫困地区学生;对特殊贫困地区和少、小民族地区的贫困家庭的子女给予特殊救助,使之外出务工有技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科技培训力度,抓好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争取省州劳务培训资金,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10000人。

(二)加快安居“筑福巢”工程。建立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帮扶机制,对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探索整体搬迁、插花搬迁等移民安置模式,以易地扶贫开发项目为平台,整合项目、资金、资源,做到易地脱贫与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安居工程、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力争2016-2020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881户,努力使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力争五年实施7500户农户安居工程(危房改造)项目,全面提升贫困群众安居水平。

(三)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乡村文化、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文化站(室)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推进贫困地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率。加强贫困村村级医疗卫生室建设,实现贫困行政村有合格的卫生室和医生,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救助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贫困农户的全覆盖。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降低贫困地区人口出生率。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解决好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农村体育健身活动,丰富文明、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生活。

(四)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扶持模式,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科学合理地确定扶持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五)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分期分批安排,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把驻村入户扶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重要渠道。驻村工作队要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

(六)加强生态扶贫。牢固树立“优势在生态、出路在生态、危机在生态”的思想,以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低碳扶贫和适度开发为重要手段,盘活利用现有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坚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改善农村生态状况,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把扶贫开发与保护农村环境、退耕还林、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实施改房、改厨、改厕、改厩、建沼气池、建绿色庭院、建绿色产业“四改、三建”生态扶贫工程,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

(七)健全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建立健全产业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有效解决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缺失问题;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提升贫困地区流通网络,降低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提高贫困地区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服务的普及力度。

(八)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为辅的投入机制,动员企业出资、农民投劳、金融信贷、社会捐赠帮扶、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等多种渠道加强扶贫资金投入。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在“十三五”期间,随着县财政的逐步增强,逐步加大对扶贫开发项目经费的安排力度。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改、财政、交通运输、水务、农业、住建、林业、民宗、国土、文体广电旅游局、畜牧、移民、民政、农办等部门的项目资金,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充分发挥金融部门信贷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支持作用,增加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激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主体作用,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切实形成扶贫投入的新格局。

五、效益预测

(一)经济效益

围绕赶超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以扶贫开发促进农村发展,着力抓好连片开发,村庄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综合扶贫项目和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规划的实施,全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全面增强,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建立健全,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大力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社会效益

加快牟定县十三五扶贫重点开发专项规划,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有利于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有利于推动多民族交流与交往,有利于保障金沙江流域生态安全,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滇中地区崛起,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优化投资环境,加快二、三产业升级,扩大就业,保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对促进片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深入探索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新机制、新体制和新模式,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效益

通过经济林果的种植,以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低碳扶贫和适度开发为重要手段,盘活利用现有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坚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改善农村生态状况,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把扶贫开发与保护农村环境、退耕还林、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实施改房、改厨、改厕、改厩、建沼气池、建绿色庭院、建绿色产业“四改、三建”生态扶贫工程,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推广生态扶贫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气候环境,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改善当地的水源环境,增加全县植被覆盖率,将有助于改善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生态效益。

(四)扶贫效益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优先解决我县特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贫困问题,把农村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妇女儿童、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纳入扶贫规划扶持,重点突出专项扶贫,着力强化行业扶贫,巩固完善社会扶贫,全面建立大扶贫格局。项目建成后,全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解决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通路、安居、通电、通水等问题,做到有学上,就医方便,贫困户从丧失生存条件的地区搬迁到条件相对较好的环境中,有利于国家降低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居住偏远、分散的贫困户适当集中到地理条件较好的居民点,能更好地转移农村劳动力,配套完善社会服务设施,有利于稳定人心,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将大大增强;同时还获得了比较充分的耕地、经济林地等生产资料,通过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具备了可靠的脱贫致富条件,使部分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永久性的解决。有利于贫困户节约生产和生活成本,拓宽思想视野,增加就业门路,寻找致富项目,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六、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的项目是根据牟定县的实际和现实需要提出的,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州的政策要求,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实施前,连片特困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还组建评估工作机构,对每一项建设项目按行业分工和要求,层层上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经过有关行业和部门批准后才进行施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发现有污染情况立即进行整改。其他非建筑领域项目,也要充分考虑其对空气、噪声、人为垃圾等对规划片区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专门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同时鼓励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积极参与规划项目的影响评估。

本规划共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六大工程,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现代通信、城镇基础设施、农村土整治等工程,这些项目是对水土保持、空气质量、水源等影响较大的工程,在实施前都要编制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经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评审通过后才能执行。在产业发展工程上,要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选择绿色、安全、高效、环保的项目和运作方式,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民生改善工程中所实施的项目主要是民房建设、卫生路建设、产业开发等的小型项目,只要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加强对建筑垃圾及污水的集中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安全可行的。

七、推进“十三五”扶贫开发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十三五”期间,县委、县人民政府将制定出台《乡镇人民政府向县人民政府专题报告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制度》,把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乡镇党政“一把手”年度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将定期听取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每年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汇报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2次以上;制定出台《牟定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把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考核奖惩;制定出台《中共牟定县委常委检查县级领导定点扶贫暨乡镇扶贫工作办法》,使县委常委带队检查县级领导定点帮扶和乡镇扶贫开发工作制度化;认真落实县级领导联乡包村、乡镇领导联村包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和县乡部门挂点帮扶制度,县级领导带头挂点联系最贫困的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与广大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积极探索学校、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有效途径,构建“大扶贫”格局。进一步调整充实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扶贫开发工作“双组长”负责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把加快解决脱贫进程、返贫率高低、经济发展快慢、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帮扶任务完成情况等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强化部门责任。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产业扶贫项目由财政、扶贫、农业、林业、粮食、科技、供销、科协等部门负责;科技扶贫由农业、科技、财政、扶贫等部门负责;易地扶贫开发由发改、扶贫、国土、住建、移民开发等部门负责;农产品流通网络、经济合作组织项目由供销、农业、科协、财政等部门负责;贫困村道路建设项目由交通运输、发改、财政等部门负责;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项目由发改、水利、国土、农业等部门负责;通电项目由水利、电力部门负责;通信项目由邮电、电信部门负责;沼气池、节柴改灶建设项目由扶贫、林业、农业、科技部门负责;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由广电部门负责;农村教育项目由教育部门负责;农村卫生、计生建设项目由卫生、人口和计生部门负责;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就业项目由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部门负责,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配合;贫困残疾人扶助项目由残联、扶贫等部门负责;少数民族扶贫项目由民宗、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负责;扶贫贴息贷款及扶持龙头企业项目由金融、扶贫等部门负责;贫困村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项目由组织、宣传、扶贫、文化等部门负责。

(三)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各乡镇党委、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抢抓机遇,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不断探索创新扶贫开发工作的体制机制,积极建立完善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扶贫开发联动机制,扶贫对象瞄准机制,扶贫开发项目选择、论证、审批、实施、验收、后续管理体制,扶贫开发项目公示公告、贫困群众、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参与的监督机制,扶贫开发绩效考评激励机制,扶贫项目廉政承诺、廉政评议、廉政评议员制,项目督查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等机制,不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四)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各项制度,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13〕251号)的要求全面实行扶贫开发项目行政领导责任制、公示制和招标制、监理制、报账制、审计制、检查验收制、绩效考评制、责任追究制,严格实行扶贫项目资金责任具体化、投入制度化、运行程序化、监督社会化、考核绩效化“五化”管理。县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检查和审计力度,审计部门要制定计划,每年对扶贫开发项目、资金进行定期审计,严禁扶贫专项资金被截留和挪用,确保财政扶贫项目及资金规范管理,运转高效。

(五)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两学一做”、“三级联创”、“创先争优”、“五好五带头”、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选好配强村支书及其“两委”班子成员,提高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继续下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下派县乡机关定向考录公务员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力加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注重从优秀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及时调整、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组织,形成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格局。

(六)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针对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县、乡镇扶贫开发的工作机构,配强领导班子,配齐工作人员,配齐配强乡镇扶贫专干队伍,根据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较重的实际,适时增加扶贫部门的人员编制,保障扶贫部门工作经费,将扶贫部门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持扶贫部门改善工作条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关心培养扶贫干部,对长期在扶贫部门默默奉献的优秀干部,要为他们成长进步搭建平台。要切实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扶贫系统干部素质和工作水平。要坚持求真务实,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和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上来,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附件:牟定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汇总表

牟定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汇总表(2016─2020年)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

规模

总投资(万元)

合计

政府投入

部门整合

资金

业主

投入

农户

自筹

中央 资金

省级

资金

州县资金

1

戌街乡整乡推进

实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安居、素质提升、环境建设等七大类项目。

28218

2000

11645.765

11293.66

3278.575

2

特殊困难区域综合扶贫开发

以东南片区的新桥镇、江坡镇为主,在40个行政村实施扶贫综合开发。

48000

12000

36000

3

行政村整村推进

实施省级行政村整村推进14个(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主)。

5600

1400

4200

4

自然村整村推进

实施省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30个,选择最贫困自然村进行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项目建设。

7200

1800

5400

5

州级整村推进

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分年度实施州级扶贫整村推进建设项目120个。

14400

3600

10800

6

易地扶贫搬迁

分年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881户6441人。

30096

11286

18810

7

安居工程(危房改造)

分年度实施安居工程(危房改造)7500户。

49500

7500

4500

37500

8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

分年度实施劳动力转移技能性培训5000人、引导性培训5000人。每年培训2000人。

650

650

9

产业扶贫

分年度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及扶贫节水滴灌项目,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实施产业扶贫种植项目滴水灌溉项目。

36159

9553

26606

10

信贷金融扶贫

分年度扶持企业20个、贷款规模5亿元;扶贫到户贷款5亿元、扶持农户10000户。

104000

4000

100000

11

互助资金项目

引导农村贫困户利用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特色种养殖业,争取5年内组织实施互助资金发放580万元。

580

580

12

光伏扶贫项目

分年度组织扶持2000户农户实施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4800

1600

1600

1600

13

太阳能热水器扶贫建设项目

分年度组织扶持5000户农户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建设项目。

1000

500

500

14

新型生物燃气炉扶贫建设项目

分年度在农村推广新型生物燃气炉5000户5000台。

200

175

25

合计

330403

15675

37369

8100

68045.765

112893.66

88319.575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