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牟定县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索引号:11532323015172622Y-/2016-1010006 公文目录:发展规划 发文日期:2016年10月10日 主题词:食品药品安全 文  号:无文号 成文日期:2016年10月10日

前言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为不断完善我县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推动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按照国家、省和州委、州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依据《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云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结合《楚雄州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牟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牟定县“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规划》(2016-2020年)。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全县各乡镇、各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推动全县食品药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县未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食品药品安全总体状况有序、可控,稳中向好。

1.监管体制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基本建立。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新组建机构将食品分段监管转变为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的全程监管,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下移监管重心,按照“一乡一所”目标,健全乡镇监管机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不断健全,监管队伍不断壮大,监管触角不断延伸,监管网络不断完善。全县明确村协管员89名,按每人每月100元落实了待遇。综合执法改革顺利平稳推进,监管工作实现了有序平稳整合,监管效能逐步实现。二是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公共安全体系、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责任,科学划分了监管事权。建立了食品药品目标责任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

2.监管基础不断夯实。“十二五”以来中央和省、州、县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项目、县级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试点项目、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项目、乡镇监管所能力提升项目,监管基础进一步夯实。先后开展了食品“三小”整治试点、食品药品“五个一”宣传试点、食品药品行业协会建设试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餐饮企业明厨亮灶试点等项目,破解了一批监管难题。认真实施中央转移支付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项目,每年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州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组织的培训,县级每年组织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基本实现了每年全员培训一个轮次,人员素质得到了提升。

3.监管水平明显提高。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全面推行,食品流通追溯平台初步建立,餐饮企业明厨亮灶工程推进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验覆盖面不断扩大。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全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建立了监测网点,明确了专、兼职监测人员,开通了网络(电子)报告账户。药品经营企业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率达到100%,GSP跟踪检查覆盖率每年达100%。1家药品批发企业顺利通过GSP认证。国家基本药物、省补充基本药物监督抽验覆盖率100%,所有上市药品纳入电子监管。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药品市场监管覆盖率达100%,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8%,药品违法案件查处率达100%,无重大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新成效。“十二五”以来,县乡两级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县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县、乡两级配备专兼职监管人员129名。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升,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食品生产监管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全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未发生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人身伤害的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获证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综合监督抽检合格率稳定在85%以上并逐年提高,积极探索和开展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全面推进食品生产许可改革工作,实施了“一企一证”,启用了新版证书和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延长了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取消了审查费和委托加工备案,取消了年度审查和企业年度报告制度,全面推行食品生产许可“网上办理”等改革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监管对象100%纳入了网格化监管体系。

“十二五”期间,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严格执法、强化监管,构建监督管理、检验检测、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标准体系、配套法规、信息化管理六大体系,达到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基本完善;检验检测和风险管控能力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技术支撑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配套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公众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4.监管机制不断完善。餐饮食品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得到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率达100%,C级餐饮服务企业年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重大活动餐饮食品抽检率达100%。植入类、无菌类医疗器械产品重点监管品种抽检覆盖率达80%以上。医疗器械“五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形成科学严谨的应急预案体系。修订印发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机构,建成了覆盖7乡镇的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全部实行动态分级管理,积极推进化妆品品种备案审批制度。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5.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逐步形成。县乡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综合监管、联动共治机制。实施食品药品企业分类监管,建立“黑名单”发布制度,推行食品安全责任险试点。引导食品药品企业积极贯彻实施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食品药品举报投诉中心,开通了“12331”投诉举报热线,发挥了群众监督作用。多渠道和途径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从业人员守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充分利用媒体政务网站、短信平台等载体加强宣传,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工地和农村等群众性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社会共治氛围。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牟定资源优势快速释放,区位优势日趋凸显、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食品药品安全作为重要的民生环节,既提出了监管新要求、新高度,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1.党中央、国务院从重大民生的政治高度,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了“党政同责”、“四个最严”的严格要求,国家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顶层设计日益清晰、工作思路和要求日益明确、相关配套制度和安排日益完善,为“十三五”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制保障,增加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2.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不断得到普及,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的意识大幅提升,社会第三方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督作用日趋明显,饮食用药需求从“吃得饱饭、吃得着药”将转变为“饭要安全营养、药要安全有效”,将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3.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楚雄州作为“一带一路”前沿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门户的优势更加凸显,牟定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都将促进牟定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将对牟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方法提出更多的要求。

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的广泛运用,订制化生产、网络化销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的快速发展,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多样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面临许多新领域、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人员素质等提出新的需求。要求尽快形成“制度加科技”的监管模式和社会共治食品药品安全的局面。

5.监管体制机制的改革调整明确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职能职责,也加重了监管工作的任务和难度。“十二五”期间,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有利于食品药品安全的稳定发展。但由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持续攀升、监管难度不断加大、需求快速增长,监管部门责任重大。特别是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监管系统性、独立性、专业性难以得到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继续改革和创新监管体制,夯实基层监管基础,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和“四有两责”要求,加强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全程监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社会共治作用,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专业化、现代化,有效防控和化解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促进食品药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监管为民。食品药品监管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作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坚持以工作的实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2.坚持强化责任、依法监管。把建立权责统一的安全责任体系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健全党政同责机制,强化党政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能,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3.坚持加强基层、夯实基础。把加强基层监管体系作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基层监管所和一线执法机构,确保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实现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四有”目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健全完善的监管网络体系。

4.坚持科技引领、专业监管。全面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的应用,强化各类基础数据库、追溯系统、移动执法终端的利用,通过科技创新改进传统监管手段,促进提高监管效能。适应食品药品监管专业化要求高的特点,强化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监管队伍业务素质,夯实监管的专业化基础,全面推进专业化监管。

5.坚持预防为主、风险防控。把防控安全风险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任务,强化源头治理和关口前移,加强风险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完善食品药品风险监测、评估、交流体系,提升食品药品风险管理能力。

6.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把社会参与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力量,健全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监督的作用,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快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年努力,建立起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到2020年,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监管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全面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党政同责”落实到位。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制健全,监管部门事权清晰、权责明确、上下协调、运转高效。监管重心下移,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四有两责”落实到位。

——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总量规模持续增加,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安全例行抽检监测综合合格率达到97%以上。

——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用房达到省州级标准。执法队伍装备和基层监管机构能力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检验检测能力全面提升。基层监管所快速检测装备标准化配备率100%,基本覆盖日常监管需求,日常监管移动执法设备配装率80%。

——信息化监管水平显著提高。建立涵盖“四品一械”监管业务的行政执法、信息监测、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决策支持和内部管理等业务平台,并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不低于90%,监管队伍能力培训率达到95%,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公众食品药品安全参与程度显著提升。食品药品行政审批网上办事效率90%;食品药品监管政务信息公开率100%。

——“示范创建”行动深入开展。巩固提升省级食品安全县、药品安全县、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乡镇创建行动。

“十三五”期末全县食品药品安全主要预期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预期目标

1

食品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良好操作规范

95%

2

基本药物监管及其品种抽验覆盖率

100%

3

医疗器械重点监管品种抽检覆盖率

85%

4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

500份/百万人

5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

120份/百万人

6

基层监管所快速检测装备标准化配备率

100%

7

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

98%

8

食品快速检测量

4份/千人·年

三、“十三五”时期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十三五”期间,全县各食安委成员单位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围绕“一个中心”: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落实“两个重点”:党政同责、四有两责,构建“三网”:安全责任网、电子监管网、社会共治网,践行“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努力实现“五化”:监督管理科学化、权力运行公开化、责任落实网格化、队伍建设专业化、安全治理社会化。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力提升牟定县食品药品安全水平。

(一)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1.强化党政属地责任。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和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度。把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体系、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统筹推进食品安全战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行动,继续整合食品药品监管职责和监管资源,确保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机构、队伍、装备、经费落实保障到位。

专栏1: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

“四个最严”: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上强调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要求实行“四个最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实施最严厉的惩罚、实现最严肃的问责。

“四有两责”:汪洋同志在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食品药品监管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切实履行日常监管职责和监督抽检职责。

“党政同责”:2016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

食品药品安全县市创建项目:“十三五”期间,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县、药品安全县创建成果,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食品安全乡镇创建项目:“十三五”期间,创建食品安全乡镇2个。

2.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围绕“四有两责”,着力加强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药品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按照风险类别和管理难度,明确各级监管部门工作职责,强化监管部门之间的系统性、协调性,做到责任明晰、权责一致。建立部门间协商机制,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工作协作组、案件会商等形式,搭建部门协作平台;完善重要事项通报制度,互通重要信息,形成监管协作合力,改变监管的碎片化,推进精准监管。

专栏2:县级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建设

参照州级食安委机构设置,逐步调整充实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增加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为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协调衔接机制,依法及时从严查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县公安局成立专门的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建牟定县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

3.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主体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要求食品药品生产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药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健全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企业自查自检制度,强化全员、全过程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等手段,落实并强化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对违法生产经营者实行严厉处罚,提高其违法成本。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从严追究负责人责任,对被吊销证照企业的有关责任人,依法实行行业禁入。

(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规章制度

1.推进依法监管。严格组织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州相关法规规章,加快推进地方配套制度立、改、废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全过程、最严格的监管制度体系。重点制定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修改完善行刑衔接制度。

2.加大标准规范执行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标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各级监管机构严格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食品药品安全标准。推进食品、食用农产品、中药材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推动食品企业制定和执行严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推动各类食品行业协会加快制定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支持大中型食品企业率先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好操作规范,提升食品安全保障的水平。

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适应当前机构改革磨合整合的需要,弥补制度缺失,修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行业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建立部门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制度,适时梳理补充完善和公布权责清单。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制度、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制度,形成有效衔接的食品药品安全制度体系。

(三)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科学监管能力

1.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加强基层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和技术力量。初步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加强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强化药品、医疗器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量化分级”管理;推进学生食堂、餐饮企业“量化分级”管理和“名厨亮灶”建设,提升规范化水平;加强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学校食堂、工地食堂、食品生产小作坊、食品摊贩、网络销售食品的监管力度,严厉惩治非法添加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制售假劣食品、无证生产经营等严重违规行为;强化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着力构建体制更为健全、标准完善、产地准出、销地准入、质量可追溯、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药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加强监管一致性、强化责任制,实现“科学监管”。

2.统一规范食品药品行政执法。统一和规范食品药品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标准,建立健全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监督抽检、投诉举报、重大活动保障等规范化操作规程,建成一体化、标准化执法操作规程体系。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调查取证规则、证据管理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和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3.严格落实执法稽查机制。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建立食品药品整治新常态,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对执法部门执法办案工作实施监督考评。继续推行网格化监管,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挥发现、排查、报告和快速处置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建立行政处罚案件主办执法人员负责制度,试行主办执法人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

4.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健全完善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无缝对接,深入推进我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的广泛运用,形成监管合力,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牟定县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建设,使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严惩重处常态化。

专栏3: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1.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行动。

2.“餐桌污染”源头治理行动。

(1)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治理专项行动。

(2)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3)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治理专项行动。

3.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中药材市场,冷链药品专项整治。

4.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及专项整治。每年确定整治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农业投入品、生鲜乳、瘦肉精、生猪屠宰等监督执法力度,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5公共餐饮用具检查专项行动。

6.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专项治理。

7.食品生产企业周边污染源排查和环境执法行动。

8.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查专项行动。

9.旅游景区食品安全餐饮服务专项检查。

(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支撑能力

1.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负责、规范建设的原则,以楚雄州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牟定中心为龙头,县食品药品检验所为骨干,基层监管所快速检测为基础,积极推进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及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楚雄州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牟定中心建设进度。提高基础设施和仪器装备配备水平,使检验检测能力满足食品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需要。

2.提升执法装备水平。适应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保证食品药品监管基本需要,加强执法车辆、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车、抽样专用车、执法取证装备、应急处置设施等的配置。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现场监管技术装备建设,实现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样品抽检、行政处罚等远程电子化监管。强化基层快检能力建设,配齐基本快检设备,将快检试剂、耗材、人员工资等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提高快速检测装备水平,实现日常监管快速筛查,排除风险隐患。

(五)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1.建立全县统一的信息平台。依托现有资源和信息化基础,坚持统一标准规范、加强基层建设、提升应用效能,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为食品药品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和服务。与省州局信息网络连接,建成覆盖全县乡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的统一信息网络(纵向专网),完善相应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协同应用支撑体系;建立涵盖“四品一械”监管业务的行政执法、信息监测、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决策支持和指挥调度等六大业务平台,并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

2.建立食品药品溯源管理系统。积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终端等先进技术手段,创新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手段,大力推进食品药品“互联网+”行动。重点建立从源头开始的覆盖全县种植业、畜禽业、水产业等录入“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促进超市、批发市场倒逼生产者建立可追溯体系,基本健全食品药品可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控、责任可查”的监管目标。加大对食品追溯体系的宣传,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强化消费者主动选购可追溯产品。抓好源头管理,加强各环节信息有效衔接,形成环环相扣的追溯链条,建立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联结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重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产品质量的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为质量追溯培育载体。

3.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监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及时将监督抽验信息、评价抽验信息、行政检查及处理信息、违法广告移送及处理结果等向社会公开,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投诉举报信息的统一登记、分流和交办、转办、快速查询以及实时跟踪,扩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信息公开范围,畅通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传播渠道。

(六)构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1.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统筹风险监测任务,统一制定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数据汇总分析,统一结果运用。加大抽检监测经费保障力度,保证抽检监测范围和样本量,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依据。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各个环节的食品风险监控和信息互通,建立全链条、全方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网,到202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逐步延伸到所有行政村,监测样品覆盖牟定主要食品种类,监测环节覆盖整个食品产业链,监测指标覆盖常见污染物。

2.提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形成全覆盖的县、乡、村级监测网络;针对新药、基本药物和高风险品种,搭建哨点监测平台,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化妆品安全监测平台,拓宽监测范围、完善监测网络,提高风险识别、风险数据分析和利用能力。

3.提升风险交流和预警能力。健全风险分析交流制度,监管部门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分析和交流。加强舆情监测,提高对本地区苗头性、倾向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能力。建立上下级、多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从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投诉举报等多渠道、多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即组织核查处理的能力,科学研判、预警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七)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1.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定期修订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完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总结评估等规章制度,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督促指导高风险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2.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应急调度指挥、信息报送、视频会商、培训演练等功能的应急信息平台。配备办公通信、应急车辆、现场调查采样取证和现场快速筛查等应急设备设施,提高快速抵达、现场快检及信息报告能力。建立覆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环节的应急管理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组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中的作用。

3.开展应急培训演练。依据国家和省州应急管理指导要求,结合牟定县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管理培训资料,将应急管理纳入各级监管部门年度培训计划,对相关负责同志、监管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应急管理培训。开展监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督促企业开展应急管理相关培训。组织开展实战演练、仿真模拟和桌面推演等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

专栏4: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工程

1.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项目。以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和相关专家等为主,建立牟定县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队伍,研究制定培训、调度指挥等管理工作。配备应急装备,适应本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2.应急演练项目。建设食品药品突发事件案例库,加大案例剖析式培训力度。分类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演练,提高监管人员的组织协调、媒体应对以及协同应急等能力。

3.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以牟定县食品药品检验所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其他检测机构为辅,加强食品药品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为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提供高效、权威的应急检验检测技术支撑。

(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行省、州、县制定的关于食品药品安全执法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改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队伍专业、年龄结构,充实和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及医学、法学等专业行政监管力量,使之能够与“四品一械”监管职责相匹配,实现监督执法队伍专业化。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梯队培养机制,全面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2.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执行好各类专业人才准入、培训、考评激励、职称晋升等制度,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新机制。有计划地引进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审评和认证等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人才队伍总体水平,实现人才总量稳步增长、规模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3.加强专家咨询队伍建设。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智库”建设,提高牟定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决策科学性和权威性。成立牟定县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从县内外食品药品、财税金融、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科技、法律等领域聘请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为委员,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食品药品安全咨询专家库。细化专家专业分类,成立食品(含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信息技术等若干专业委员会,每个专业委员会按照行政咨询、检验检测、风险监测和评估、应急处置、审评评价等设立若干专家组,开展咨询服务支持。

(九)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

1.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进一步完善统一的食品药品按举报网络,拓展投诉举报平台功能,实现快速受理、高效处置。依托牟定县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完善投诉举报机制,构建并理顺县、乡两级投诉举报办理网络,打造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品牌,加强12331与12345、12315、12365等相关热线联系,形成上下协调、左右畅通的联动机制。推进“吹哨人”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及行业内部人士举报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壮大食品药品安全志愿者、信息员、监督员等群众性队伍,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界专家共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拓展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控途径。

2.加强公众科普宣传和舆论监督。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知识宣传普及,丰富食品安全宣传周、用药安全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内容,使宣传活动更贴近群众。综合运用传统媒体与网站、微博、微信及移动APP等新兴传播载体,构建立体式、多维度的新闻宣传工作格局。建立媒体沟通合作机制,支持新闻媒体开展公益性广告宣传和舆论监督。构建正面舆论导向机制,培育理性看待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的舆论环境。

3.提升行业诚信水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进一步营造食品药品安全诚信环境,积极推进完善食品药品“黑名单”制度的贯彻实施,落实企业信息公示;加强信用记录建设,探索建立诚信状况档案与市场挂钩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生产企业信用的分类管理,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药品相关行业协会的管理、指导和扶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开展行业管理、促进行业交流、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规范行业自律。

专栏5:食品药品社会共治工程

“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平台建设项目:积极与省、州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对接,加强沟通协调,建立统一、规范、高效运转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平台。

食药科普专家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联合各行业协会、学校和专业媒体,逐步建立起一支由食药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系统内专业能手和志愿者等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的科普宣传讲师团。

食药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中遴选一批食品药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检测机构、基层快检室和大型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专业优势,把科普宣传场馆(地)建成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现场体验、沟通交流的重要“窗口”。

食品安全“六进”项目:推进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工地、进企业的“六进”宣传活动,提高“六进”覆盖率,特别是加强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突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专业机构与学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主体相互之间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

四、保障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党政同责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属地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切实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细化分解《规划》任务,合理确定相关部门建设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保障经费投入

县人民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科学划分监管事权与支出责任,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明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经费占地方财政预算的比重,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严格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监管,确保资金使用高效、合规。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

(三)完善政策措施

切实发挥《规划》对“十三五”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加强与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强年度工作计划与《规划》的衔接。县级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加强政策之间的衔接协调,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四)严格考核评估

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健全考核评估和监督机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