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牟定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11532323015172622Y-/2010-0128009 公文目录:统计公报 发文日期:2010年01月28日 主题词: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  号:便笺 成文日期:2010年01月28日

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的双重考验,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众志成城抗大旱,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方针,创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勇于进取、克难而上,抓项目投资,抓城镇建设、抓产业经济,促消费需求,稳就业民生,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百年大旱等带来的各种困难和影响,实现了全年经济较快增长,结构优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谐牟定不断推进,“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据县级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2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6亿元,增长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拉动经济增长0.9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88亿元,增长1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8%,拉动经济增长5.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36亿元,增长1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3%,拉动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0.6:30.6:38.8发展优化为28.5:32.3:39.2,三次产业结构类型为“三二一型”。第一产业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0.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创造的增加值达10.16亿,占GDP的比重达47.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4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GDP)由上年的13206元增加到15631元,比上年增加2425元,增长11.4%。

全县实现现价工农业增加值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6.6%,工农业经济结构由上年的36.6:63.4发展为39.7:60.3。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2.1%,分别比上年涨3.8和3.9和2.1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发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36260人,比上年末增加947人,增长0.7%。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和非公经济吸纳就业人数增加;招考“志愿者”和机关事业单位安置公益性岗位等举措,增加了劳动者就业;组织对外输出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就业门路,减缓了县内就业压力。就业回升,失业下降。据统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快速提升。据统计,全县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7900人,比上年增5210人,增长9.9%,超过总人口增幅0.05%的9.8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由上年的25.6%发展到28.1%,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9个,协议投资总额59.6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36亿元,同比增加19850万元,增长83.5%;其中:省外到位资金2.94亿元,同比增加9850万元,增长50.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全县经济社会赶超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培植难度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支撑作用不强;二是后续财源建设困难,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经济结构(主要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优化提升难度大,第二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偏低;四是保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矛盾日益加大;五是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艰巨。

二、农 业

2010年,全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抗旱救灾和结构调整中持续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0570万元,总产值10030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3.9%,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种植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达77174吨,比上年下降9.5%;油料总产量2677吨,比上年下降50.8%;烤烟收购量8650吨,比上年增长11.2%;茶叶总产量103.5吨,比上年下降30.5%;园林水果总产量 3697吨,比上年下降2.6%。

畜牧业持续发展,出栏率不断提高,种群结构不断改善。全县生猪、大牲畜、羊出栏分别达18.16万头、1.93万头、3.4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2.8%、增长8.1%、增长4.5%;生猪、大牲畜、羊出栏率分别为127.3%、108.4%、61.4%;全县肉类总产量达2.27万吨,比上年增长11.3%;禽蛋总产量达663吨,比上年增长9.4% 。

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大力继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全面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水产品养殖持续较快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470吨,比上年增长 7.5%。

农林牧渔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日益增强。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水库容量617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18.06万亩;电力供应设施得到改善,农村用电量达390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186万千瓦时,增长5%。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继续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我县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和结构调整力度,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对经济的贡献率达18.6%,支撑经济增长2.2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74亿元,增长1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支撑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建筑业较快发展。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全县15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完成总产值5.7亿元,增加值11970万元,实现利润2595万元,缴纳县内外税金共1992万元(其中:缴纳在县内税金12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1%、35.9%、23.4%和2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02亿元(县口径),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城镇投资10.19亿元,增长13.9 %;农村投资3.94亿元,增长77.1%;农村私人投资3.79亿元,增长131.2%;房地产开发投资1.096亿元,增44.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新开工项目177个;竣工房屋面积19.5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59万平方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6%,支撑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8197万元,比上年增长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支撑经济增长0.13个百分点。

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9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26.7公里;县乡公路744公里。个体私营运输业快速发展,承担了全县80%以上的营运量。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00万吨,货物周转量1252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完成客运量21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218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2.5%。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通信能力明显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40万元,比上年增长26%。年末电话用户达134520部,比上年增加22357部,增长19.9%,电话普及率达65.3 %,比上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达102180部,增加了29850部,比上年增长41.3%,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9.6%,比上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

六、国内贸易及住宿餐饮业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0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9%;住宿餐饮业增加值5164万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02万元,增长20.9%。分地区看,城镇零售额29583万元,增长22.7%;乡村市场零售额22419万元,增长18.6%。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51949万元,增长21.2%;其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39502万元,增长23.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730万元,增长22.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272万元,增长1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8%,支撑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4%,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

七、财政 金融 保险

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3216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69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完成地方财政支出71802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63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亿元,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8.58亿元,增长23.8%。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883万元,比上年增长23.8%;支付各类赔款1395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3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社会商业保险功能进一步增强。

八、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和体育

全县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6%,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得到提高。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93所,其中:小学82所,普通中学10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专任教师1687人,其中:小学932人,普通中学702人,职业高级中学53人;在校学生24642人,其中:小学14311人,普通中学9412人,职业高级中学919人。全县共有幼儿园10所(含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252人。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8.0%,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111.1%,高中阶段人口毛入学率达86%,高考率达99.9%,上线率达85%。“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7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电视机、家庭影院普及。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牟定左脚舞民族文化节”、“三月会”等民族传统节日,“彝族左脚舞”被批准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艺丰富多彩,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

卫生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5个(不含综合门诊部、所和个人诊所),其中:医院11个(含乡镇卫生院);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9人,其中:医生16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人;有病床385张,其中:医院363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1.9张。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人民体质不断增强。

九、人口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人口进入低速稳定增长期。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年出生率8.2‰,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2‰;公安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04749人,其中:农业人口185923人,占全县总人口91.8%;非农业人口18826人,占9.2%;男性人口104678人,占51.1%,男、女比例为104.6:100(以女性为100)。全县共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2个,少数民族人口45272人,占总人口的22.1%;彝族人口43942人,占总人口的21.5%。全县总户数为59636户,家庭规模为3.43人/户。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0405元,比上年增加1632元,增长11.9%;全县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6977元,比上年增加3455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3356元,比上年增加340元,增长11.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17元,比上年增加1377元,增长9.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全县人均(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下同)有粮377公斤,比上年减少41公斤,下降9.8%;人均有肉110.6公斤,比上年增加9.6公斤,增长9.5%;人均有禽蛋3.2公斤,比上年增加0.2 公斤,增长 6.7 %;人均有水产品 7.2公斤,比上年增加0.5公斤,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5911元,比上年增加730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6平方米。全县89个村(居)委会通村村了公路和电话,83个村(居)委会通了自来水。

社会保障及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所有在岗职工和离退休等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敬老院遍布全县4镇3乡,孤寡老人生活得到保障,较好地解决了下岗职工和退伍伤残军人的生活、就业。财政对社会保障及福利事业支出成倍增长。城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做到应保尽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全县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已全面建立,新农合参合率达93.1%。城乡人民安居乐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十、资源与环境

全县土地总面积1464平方公里(219.16万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39.86人;年末耕地面积13287公顷(19.9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9.08%,全县人均有耕地面积0.97亩,与上年持平。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86座,总库容达6170万立方米。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有自然保护区2个,保护区面积约76.6平方公里(4.5万亩),有森林面积8.78万公顷(131.8万亩),森林覆盖率60%;人均有林地6.43亩。全年降雨量660毫米,年平均气温17.9℃,年日照2120小时。整体上工业废气、废水、废物及城镇生活垃圾得有效处理,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注:1、本公报数为县级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待上报省、州审定后再另行公布。

2、本公报中的GDP及各业增加值为当年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数据均为全社会口径。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