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牟定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底色”,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牟定样板”。
01紧盯关键少数建机制
因地制宜宣传乡村振兴。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牟定县坚持“一盘棋”部署,研究制定符合牟定实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围绕“村村美”目标,全面推行“干部挂村联户”制度,34名县级、55名科级领导对标履责,从县级领导到乡、村、组干部全动员,构建起“上下点线面、乡村组户人”的责任网络体系,汇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合力。
02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治
污水治理提升乡村颜值。
实施“一体化”带动,全覆盖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四大重点工作。提前完成“十四五”改厕任务18490座,全县旱厕全消除,卫生户厕全达标;采取适当补助的方式在每个自然村设置“爱心公厕”,解决外来人员如厕难问题。
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在每个乡镇建1个垃圾中转站,每个自然村配备勾臂式智能化垃圾箱和垃圾桶,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
采取县城周边纳管处理一批、集镇周边集中处理一批、大村投入设备处理一批、小村生态氧化处理一批、车辆吸污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措施和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材采购、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巡回指导、统一管护机制的“六个统一”方案,整合投入资金8000万元,启动226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工程,132个自然村已实现污水全收集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率、收集处理率显著提升。
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全面清理“五堆十乱”,整治残垣断壁、危废建筑,并利用清理出来的空间改造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或平整硬化建成停车场和群众休闲娱乐空间,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03有效整合资源增动力
党员群众带头打扫村间卫生。
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理念,整合乡村振兴衔接、沪滇帮扶、污水处理厂建设、厕所革命专项、田园综合体打造专债、国储林项目PPP和平台公司融资等资金2.5亿元,有效解决投入乏力的问题。
采取上级帮一点、村组出一点、贤人志士捐一点、群众凑一点、投工投劳降一点的“五个一点”方式,充分体现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
全县已投入财政资金6300万元,整合社会捐资、村集体资金1650万元,投工投劳43100个、投物折合建设资金550万元,真正实现了小资金撬动大项目,持续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向心力”。
04实行奖惩激励聚合力
红黄旗奖惩激励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提升。
按照“日保洁、周清扫、月考评、季奖惩”的机制,制发《牟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考核办法》和《“1+N”季度考核评分细则》,坚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搞陪同”的原则,由县级领导带队,随机抽签确定考核组到乡镇的具体时间和样本点,逐月暗访、按季考评,评出“龙头”和“蛇尾”,将考评结果与相关支持政策挂钩。
考核第一名的乡镇,大会授红旗,奖励工作经费10万元,年终绩效加2分,并在项目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考核最后一名的乡镇,大会授黄旗,公开作检讨,年终绩效扣2分,建立起部门舞“指挥棒”、乡镇亮“红黄旗”、村组张“红黑榜”的考核体系,呈现出“乡乡比环境、村村比清洁、户户比进步”的比拼氛围。
05注重典型引路助推进
牟定县蟠猫乡古岩村美丽乡村。
打造示范亮点,成立牟定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6个工作专班,开展美丽村庄标杆培树,运用互联网广泛开展“美丽村庄”“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和“晒晒我家的小院子”手机小视频大赛,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全面启动7个乡镇、89个村(社区)、727个自然村国家、省、州、县、乡“五级”美丽乡村创建,打造示范、先进、达标三个类别美丽村庄典型100个,其中:示范典型15个、先进典型35个、达标典型50个,树起各区域的示范标杆。
力争2022年底,完成美丽村庄打造200个,确保“十四五”末全县所有自然村全部打造成为美丽村庄,实现美丽村庄创建全覆盖。(供稿单位:牟定县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