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要素 | 阶段 | 措施 分类 |
措施内容 |
生态环境 | 施工期 | 陆生植被及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 设计阶段: (1)遵循“生态优先,风机尽量集中连片布置,原则上不占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弃渣场等临时生产生活设施不占用生态质量高的植被“的原则,优化调整工程设计方案方案,取消或调整4#渣场、5#渣场、6#渣场和9#渣场;道路选线设计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差和开挖量大的不利地形,充分利用已有防火通道及乡村道路改(扩)建,减少新修道路长度。 (2)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尽量保留区内自然植被,尽量利用现有地形,减少临时施工设施及施工道路占地,并尽量避免在植被较好的一侧设置;临时设施占地区使用完成后,及时覆土恢复植被。建议施工道路预留的3.5m检修道路采取撒播种草措施进行恢复,其他部分应采用乡土树草种进行乔灌草恢复; (3)禁止超计划占地,从源头上减少对植被和生态公益林的破坏。征占用林地和公益林必须得到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加强施工管理,强化施工环境及水土保持监理职能,将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相关要求纳入招标设计中,承包商在工程开工前,须编制环境保护施工方案,并取得环境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方可动工。 (4)有序及时开展风电场施工区植被恢复工作。工程开工建设前,须制定安乐风电场植被恢复专项设计方案,且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植被恢复方案的设计应考虑从修复区内植被的生态功能,进一步优化水保方案中提出的树草种,选择符合项目区的乡土树种,禁止引入外来物种。建议研究将施工占地区原有的代表群落中的部分特征物种植株进行就地移植保护,施工结束后就地恢复的方案。 施工阶段: (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及环境管理制度,明确环保责任及奖罚标准。各单位主要负责任担任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领导。 (2)建设单位须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理及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开展工程的环保水保监理工作,同时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及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及时到场开展相关环境监测及水土保持监测工。 (3)加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宣传及培训,通过设置环保宣传牌,发放环境宣传手册等措施,不断提高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4)施工单位应及时上报工程施工方案和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工程及环境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禁止超计划占用土地和破坏植被,土石方开挖料及时回填,弃渣必须运到监理指定的渣场进行堆放,严禁沿道路及风机机位两侧山坡倾倒。禁止施工人员砍伐树木,到非施工区活动,施工区严格烟火管理,以杜绝施工人员对施工区和其它地区植物的破坏,减轻工程施工对野生生物的影响。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弃渣场应做到“先挡后弃”。建议研究借鉴海上风电的空中吊装经验,尝试用于本工程,有效地减少吊装平台开挖对植被的破坏。 (5)环境监理应严格审核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与工程监理加强沟通和配合,全方位确保环境保护相关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实施。对违反环保水保管理要求,破坏施工区环境的行为严格按相关要求处理,直至下达停工指令。 (6)按植被恢复方案,及时有序进行施工区植被恢复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对使用完成的场地,及时覆土并恢复植被,施工中应注重表土的保存。 (7)不在鸟类繁殖期进行可能影响鸟类繁殖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控制爆破噪声;设置减速标志和警示牌各20块,禁止施工人员伤害野生动物。 |
运行期 | 陆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 风场运行期间,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和养护;选有低噪设备;加强场区巡视,及时清理风机周边的杂草;尽量不采用夜间照明 | |
水环境 | 施工期 | 废污水 处理 |
(1)尽量避免雨季进行大规模的地面开挖作业。 (2)雨季施工做好施工区地表裸露面的防护及水土保持措施,减小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3)在各混凝土拌合站设置冲洗废水处置系统各1套(共2套),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作混凝土拌和水和道路浇洒,沉淀物定期清运至最近的渣场填埋。 (4)施工现场设置8座防渗临时旱厕(北片区5座,南片区3座),收集施工人员的粪便污水,定期请当地农民清运作农家肥。施工结束后,旱厕全部拆除填埋,恢复植被或复耕;食堂产生的含油污水经隔油(2套)和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 |
运行期 | 废污水 处理 |
(1)升压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场区绿化,不外排。新建化粪池一座,用于收集升压站工作人员粪便污水,污水通过化粪池收集处理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套)处理后回用。食堂污水经新设的隔油池(1个)处理后纳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置。建议下阶段开展污水处理系统的环保专项设计。 (2)升压站设置1座事故油池,收集变压器检修过程产生的变压器油。 (3)变压器油应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有关要求贮存,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严禁遗弃和倾倒于外部环境中。 (4)风机及箱变检修含油废水通过风机吊装平台隔油沉砂池(80个)收集后进行油水分离,分离的油污与变压器油一同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 (5)设置警示牌20个,避免对项目区周边水库水质造成影响。 |
|
空气环境 | 施工期 |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 (1)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施工;南、北片区风场各配置一辆洒水车,适时对施工现场、交通道路洒水降尘,干旱多风日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2)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场内行车速度不超过15km/h。运输石灰、中砂、水泥等粉状材料的车辆应覆盖蓬布,减少撒落和飞灰 (3)施工期开挖的土石方,及时回填和利用,剩余的弃渣及时运至指定渣场堆放,暂时不能利用的临时堆存点应采取临时遮盖措施,减少风蚀产生的扬尘。 (4)在舍仁村、阳和村、小力石村、塘房村和红土坡村附近道路沿线采用防护扬尘的围栏,通过增加洒水次数等措施,控制和减轻施工扬尘对居民点的影响。 |
声环境 | 施工期 | 噪声防护措施 | (1)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施工人员培训,降低机械振动,对有的发声装置,根据对居民点的影响安装消声器或隔声罩等。 (2)对施工运输车辆行驶时间、行驶路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在运输车辆经过的舍仁村、阳和村、小力石村、塘房村和红土坡村附近路段设置限速禁鸣标志,运输高峰期在道路沿线设置临时声屏障(可采用防护扬尘的护栏加厚兼做声屏障),尽量减少夜间运输量。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统一爆破时间,禁止夜间施工。若因施工工艺需要,确需连续施工则需事先申报,经施工所在地环境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并提前告示当地居民。 |
固体废物 | 施工期 | 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 (1)出渣必须严格按水土保持方案和后续设计指定的渣场集中堆放,不得随意倾倒。弃渣严格遵照“先拦后弃”的原则,完善拦挡措施和排水设施,弃土结束及时覆土,恢复植被或复耕。 (2)施工期生活垃圾拟统一收集,分类回收利用,南北片区共配置30个垃圾收集桶,并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清扫,不能回收利用部分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牟定县垃圾场处理。 (4)施工期间产生的包装袋等建筑垃圾,要求承包商及时回收,清运。并纳入在施工合同的相应条款中。 |
运行期 | 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 分别在个升压站内设置1套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果皮、饭菜等给当地居民用于农肥,其他不能回用的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牟定县垃圾处理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