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2022—2023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索引号:11532323MB18662442-/2022-0831020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2年08月31日 主题词: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文  号:无文号 著录日期:

2021-2022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2022-2023学年已经到来。为了更好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现根据我校工作情况将2022-2023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基本情况:

茅阳第二小学现有3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98人。上学年学年末实有学生1342人,毕业137,新招一年级新生238人,转入17人,转出22人,复学2人,现实有学生1440人。入学率和巩固率为100%。平均班额为42.38人,最大班额为49人,最小班额为37人。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教育局工作意见和牟定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落实双减促双升”这个主题,全面推进有效教学,以有效教学的实施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改进教研方式和教学业务管理,更新教学观念,强化有效教研意识,紧紧围绕教研工作目标及工作主线,着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强化教师培养,提高服务水平,为把我校建成有特色的县级窗口示范学校而努力!

三、工作目标

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一主题,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把作业管理作为切入点,从源头把关、源头治理,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强化作业管理,实现作业布置规范化、统一化;强化作业研究,实现作业研究精准化;强化作业公示,实现作业公示常态化;

强化作业批改,实现作业批改精细化。

3.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积极围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展教研工作,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5.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内部管理方案》、《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狠抓备课、上课及作业三个重要环节。

6.切实加强并规范集体备课、议课制度,不断提高集体备课、议课的质量。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强化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进一步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健全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注重内涵发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不断增强教学管理素质,保证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使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可持续发展。

2.强化“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强化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督查活动,全面了解学校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尤其要抓好备课、上课及作业这几个环节

抓实备课。力求做到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精心挑选业务和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同组教师相互听课、研讨,每周不少于2节,对集体备课情况及时进行检查考核。

抓活课堂。要求每堂课师生情绪饱满,互动面广,思维空间大,并留有一定时间练习消化,以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活”不仅在于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气氛活跃,更在于知识呈现方式的灵活,师生互动的多样,思维程度的深刻,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抓精作业。每天各科作业除了量的要求适度外,特别注重质的要求,强调出题规范化、有针对性、分层要求。定期搞错题过关,精心组织期中、期末考试,每次考试时抓好考风,考纪工作,考后抓分析和反思,总结得失。

作业布置和批改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3.提高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执行力。教研组与备课组在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后,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目标完成的质量与水平。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完善集体备课的基本模式:课程反馈—主持人发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学案程序,把集体备课和有效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4.加强对练习及作业的管理。一是加强练习的管理,发挥其应有的测评与导向功能。要在把握命题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命题水平。二是探索建立各学段各学科作业量标准,对作业的类型、数量及批改办法制定详细的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内化教学常规提升教风学风

1.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统一思想,以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中心,团结一致,务实奋进。教师要以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学期末将对教师的师德作家长、学生问卷调查。

2.建立完善听课点评制度常规,引领老师聚焦课堂。学校听课点评每月1-2次,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本学年听课要遍及所有教师、所有学科,对重点对象要跟踪听,对薄弱学科要重点听,并组织骨干教师分析会诊,指导帮扶。听课一学期为40节以上。

3.内化《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教导处着重考核教师对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规范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要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特别是要做好教学准备,杜绝上课的随意性。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4.在开学的几周的时间内,配合政教处以学校广播、集体晨会、班会、行为习惯展示,任课教师督促、教导处协查的多种方式力求在短时间内营造学生良好学风的氛围,解决学生“拖拉、懒散”的学习习惯,培养认真听课,积极思维,勇于发言,正确作业的课堂常规。切实从教师、学生的课堂常规入手,强化学校教风学风,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三)精化教师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1.认真组织好各级各类业务、校本培训活动和交流,通过学科教研活动、教研展示活动等形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活动做到主题明确,安排合理,提高成效。

2.认真组织好各级各类评优课和基本功竞赛。学校通过充分发动,层层选拔、让每一教师都有锻炼、提高和发展的机会。

3.认真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做好本学年的学科带头人和优质课评选,进一步提高学校骨干教师比例。

(四)丰富教研内涵提升教研力度

1.重视课例研究。教研工作中,以课例为载体,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按照课堂观察、及时反馈、再次督查三个环节,进行“连环跟进式”的教研,地关注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引导教师实现由知识的转播者、学习的管理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2.加强课型研究、研究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等课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力加强复习课和讲评课模式的研究。在综合考虑年轻老师与中年老师、一般老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发展需求,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下达研究任务,促进学校老师各得其所的专业发展。

3.切实提高教科研质量,教研工作要突出深化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两大重点,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校本教研针对性、教学管理精致化、内涵发展特色化的四项研究。组织每月一次的教师展示评优课活动,通过活动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策略,进一步引导教师以“有效课堂教学”为目标,不断探索低负高效的教学之路。

4.加强与兄弟学校交流,不断总结教学、管理经验,突出本校特色。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和“学科展示交流”活动,进行管理经验交流,课堂教学观摩,新情况新问题研讨。

五、下步教学建议及要求

(一)完善教学考核检查工作;

(二)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和课本备课;把作业布置作为集体议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认真落实年级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批注,备课必须每周检查并批注;

(四)认真做好学困生辅导工作;

(五)认真抓好教学研究工作;本学年教研重点:一是作业布置研究,二是教学评价研究;

(六)做好四至六年级州统测适应性训练工作;

(七)认真抓好任课教师的协调配合工作;

为使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科之间均衡发展,班主任要在学习时间和作业时间等方面做好统筹协调,任课教师要做好配合。各班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作业时间,避免负担过重或管理松散。任课教师要及时和班主任交流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及思想状态,做到和谐发展。

(八)加强薄弱班级、薄弱学科的抓管,强化目标责任意识;

1.薄弱班级、薄弱学科教师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加强和完善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水平。

2.加强对学困的辅导和优秀生的培养,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认真落实各项措施。

3.每次新课前都及时进行复习强化或抽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巩固情况。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及时进行课堂巩固练习和拓展训练,做到堂堂清。重要的知识点要反复强化、反复练习。

5.抓实早自习辅导。教师未到前可让学生带读,教师到班后要具体安排早读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检验学生早读效果。教师要全程关注确保每位学生进入早读状态。

6.要做好互帮互学活动。

(九)加强班级管理,强化思想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十)认真执行作业公示制度。

六、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组织开学工作,抓好“控辍保学”工作;

2.认真完成各种表册的填报和上报工作;

3.做好科书发放工作;

4.组织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

5.制定各项工作计划;(教学常规检查、月考、教学进度、教研等)

6.落实教学质量指标;

7.做好集体备课和第一次集体议课工作。

十月份

1. 完成在校学生名册;

2.各年级组落实周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3.组织数学教师开展达标课活动;

4.做好第二次集体议课相关工作;

5.开展班级互帮互学活动。

6.组织开展达标课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三至六年级期中检测,进行试卷分析;

2.组织综合科教师开展达标课活动;

4.组织开展中期教学常规考核工作。

十二月份

1.各年级组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2.组织复习适应性训练

2023年元月份

1.进行常规考核;

2.开展复习研讨活动;

3.组织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