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资队伍建设
责任部门:校长办
1.队伍建设目标。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构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形成年龄合理、骨干突出、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强化政治、业务学习,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风良好、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主要措施:
(1)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和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制定不同培养目标,实行菜单式培训。
(2)制定学校教师三年发展规划为基础,出台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机制。
(3)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构建我校特色课堂教学模式。
(4)打造创新型教师。以人文素养培训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教师爱岗敬业、严谨规范的良好教风。
(5)教研、科研相结合,以“研究课”为载体,培养个性化教师。
二、德育工作
责任部门:政教处
1.德育工作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德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全的身心品质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主要措施:
(1)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和考评体系。
(2)以创建“让我们做一个有责任感 的学生”的德育品牌为重点,从制定和落实具体小目标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4)制定小目标管理细则,明确学校、家庭、社会等具体责任,从具体细节入手改变学生行为。
(5)制定学校“学生一日常规”,引导学生做文明事、做文明人。
(6)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文明教师评选活动。
(7)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学校以国旗下的讲话、高效主题班会、主题教育大讲堂、心理辅导讲座、考试技巧指导、德育导师制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拼搏奋斗精神,培养学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的意识。
三、教学工作
责任部门:教务处
1.教学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学习,帮助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扬弃,努力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以教学常规作保障,以课改为抓手,教学科研为助推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2.主要措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质量立校,常规立教”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守则。有效的常规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最有力的保证。
①备课。
形式灵活,注重实效。自主备课为主,集体备课相辅。每周教研课、公开课要求集体备课。检查时,电子教案与纸质教案均可以。
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要求教师精讲、精练、精评,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模式(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
③作业布置。
作业分为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又分必做题与选做题。学校要求作业尽量在课堂完成大力倡导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课外零作业。作业做到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要求学科教师引导每个学生建立错题本。
④考试。
学校在毕业班组织月考、非毕业班每学期组织两次考试。严格按照正规的考试程序组织考试,学校会安排考纪考风督查组对学校组织的考试进行督查,真正做到以考风促教风。考试后组织教师及时评卷上报成绩,教务处对考试情况作全面分析,并拿出分析报告供学校与教师参考。加强九年级的管理,每次月考后,学校都组织九年级教师召开分析反馈会。
⑤以检查夯实常规。
检查反思是管理是否有效的根本所在。认真查课。学校不坐班也不打卡,但学校教务处每节课都进行认真督查。每月举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做到有分工,有记载,有反馈,有整改,有复查。强化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运用定期和不定期,全体和抽样的灵活方式检查,采用发掘教师闪光点的方式公示检查结果。
(2)务实高效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①以教研促课改。
学校教研活动以“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一改以往“听评课”的单一模式,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班内展示,即采用自主报名、教研组推荐、教科室审核“上下”联动的方式;第二阶段是公开展示,即通过听评,各教研组再推出2名优质课教师进行公开展示,学校对展示课的教师给予奖励,并规定听课教师写出“听课反思”。这一改变,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深切感地受到了教研活动不是完成任务、走过场,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认识到了不学习,就退步的道理,最终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②以制度推课改。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制度的支撑和保障,重建学校制度是推进课改的必然要求。为此,学校重新校梳理修订了备课、上课、改本、听评课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新制定高效课堂评价制度、“三段六步”赛课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制度之后,就要狠抓的执行。执行和落实制度很难,课改制度的执行关键是领导要带好头。校长要给班子成员做表率,班子成员要给教师做表率,教师要给学生做表率,层层带动,人人照章办事。其次是要抓好落实的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评优选模挂钩。
(3)抓实校本教研:优化组合、研学一体
本学期教务处以“校本教研”的深化为主线,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确保每一次教研真实有效,逐渐提高教研质量。
①为提升每位教师的理论素养,学校特把教研工作与继续教育工作相结合。
②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
把校本培训融入校本教研,大胆创新,实施“双新教学,即:”利用新资源—“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资源和利用新工具—“云南省备授课工具”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把集体备课、课例展示、诊断反思、课题研究等教研模式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以校本培训促进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借课改优势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局面。
③深化课题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较复杂或有价值的问题或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一些公开课、研讨课、参赛课、以及校本研修进行有效研讨,群策群力,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问题。
④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
根据学段特点、教学内容等确立专题,把集体备课过程变成集体研究的过程,关注集体备课的流程管理:个体钻研——集体研讨——独立设计——评估反思,通过同行互助,共享成长的快乐。
⑤抓实课堂教学,确保实效性。
行政人员、教研组长要加强推门听课力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交流,及时解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责任部门:总务处
1.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不断规范财务管理,规范基础建设项目实施程序,落实大宗物品询价采购制度,完善公物管理制度,不断规范食堂“6T”实务操作管理,创建“绿美校园”,全方位改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具体措施:
(1)规范财务管理,严守财经纪律。
严格落实上级相关财务制度及要求,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提高纪律意识,规范财务管理。
(2)加强公物管理,确保安全有序。
严格落实大宗物品询价采购制度,保障采购物品物美价优。完善公物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公物安全,运转有序,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3)加快校园改扩建,确保校舍设施完备。
根据校园改扩建规划,积极推进工程建设,缓解学校校舍紧张状况。
(4)强化食堂“6T”实务操作,保障师生舌尖安全。
反复强调食堂“6T”实务操作知识,组织炊事员培训考试,常讲常新;加强现场各环节检查督促,确保“6T”食堂管理知识入脑入心,强化服务意识,打造放心食堂,保障师生舌尖安全。
(5)严格落实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做好补助政策宣传,补助条件审核,补助人员公示,补助资金发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6)创建“绿美校园”,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通过绿化美化规划设计,科学选择校园绿化植物,构建出绿树成荫、花草相映的格局;推动校园绿色环保建设,确保学校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展现生机勃勃的育人风貌;全方位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为师生营造充满绿色、书香的学习氛围。
(7)加强校园改扩建工程推进。
茅阳初级中学改扩建项目,2017年经牟发改社会〔2017〕33号批复立项,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教学楼4416.09平方米,消防水泵房156.39平方米,公厕303.78平方米,篮球场2161.42平方米,食堂2825.94平方米,宿舍楼5271.9平方米,浴室670.72平方米,配电房9.72平方米,综合楼3222.79平方米,报告厅1201.15平方米,大门牌坊72平方米,门卫室37.07平方米,田径场一块3599.51平方米,校园绿化8736.39平方米,学校围墙960米,校园景观等。因茅阳初级中学占地面积小,为保证改扩建期间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结合项目资金到位情况,经牟定县教育体育局批准,茅阳初级中学改扩建项目分三期实施。具体为:
第一期建设内容:建教学楼4335.69平方米,公厕214.14平方米,篮球场两块840平方米、通透式围墙等。
第二期建设内容:食堂2825.94平方米,宿舍楼5271.9平方米,浴室670.72平方米,配电房9.72平方米、大门等。
第三期建设内容:综合楼3222.79平方米,报告厅1201.15平方米,大门牌坊72平方米,门卫室37.07平方米,足球场一块3599.51平方米,校园绿化、围墙、亮化等。
五、学校文化
责任部门:校长办、总务处
1.工作目标加强学校制度文化、校园文化、管理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建设,全面形成学校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大学校文化,实现文化引领下的共同价值追求。
2.具体措施
①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遵循“严、细、实、高、快、恒”的原则。依托“规范管理”,创建“精细化管理”体制,从细节着手,从学生、教师、课堂、班级、后勤服务等多角度建立和完善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规章制度,形成共同遵守的制度体系。将制度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完善 学校制度文化体系,重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②校园文化
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主题文化与主题歌曲相结合”的形式,打造“校园十大文化系列”,整体构建学校广场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运动场文化等文化体系。
③管理文化
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领导的自律和以身作则来带动全体师生,以全体师生的自觉赢得学校管理之和谐。
④以打造文化育人的教育模式为目标,从管理文化角度整体设计宏伟篇、立新篇等特色文化宣传项目,初步形成我校集团化管理文化体系。
⑤根据学校特点,以育人为目的,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在全面完善学校管理组织结构图的基础上,用学校管理目标双向细目表的形式,明确学校各部门各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程序、活动安排,对学校工作全面进行细化。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总结和提升,逐步确认共性管理规范和管理活动体系,形成学校特色管理文化。
⑥班级文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坚持既统一又充分发挥班级特色的原则,打造班级显性文化。重点打造以班规、班风为主的班级精神文化。
⑦课堂文化
积极构建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