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江坡镇普村积极探索发展香蕈特色种植,如今,一朵朵鲜嫩的小香蕈摇身一变成为“致富菇”,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

走进普村香蕈种植大棚里,一朵朵鲜嫩诱人的小香蕈从褐色的菌棒上争相“冒出头”,村委会工作人员和务工群众正在按照购买需求采摘香蕈,大棚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场景。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实现增收致富,普村村“两委”班子通过多方考察学习,于2018年建设了3个大棚,至2023年,先后探索种植了白参、香菇、平菇等菌种。“根据市场行情和技术的要求,我们放弃了这几个品种,最终我们选择了小香蕈,因为它好种植,好养活。”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永生说。

2024年,普村引进香蕈种植,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种植和市场销售情况反馈,管理人员发现香蕈相对于白参等菌种,比较好管理,在控制好棚内温度的基础上,只需要定时做好浇水和通风管理就可以出菇,并且市场价格稳定在20元左右每公斤,愿意购买的群众相对较多。“我们从去年试种小香蕈以来,为村集体创收了纯利润是26000多元,今年预计到采收结束,会增加到35000元至40000元。”江坡镇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永生介绍。

香蕈的探索种植成功,为这个曾经产业基础薄弱,只有1700余人的小山村点亮了发展特色种植的明灯。脱贫户张良平前几年在村集体大棚里帮忙采摘菌子,看到村集体的香蕈容易种植,有稳定的经销商,又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今年他自己也建设大棚种起了香蕈和平菇。“种了一个棚的香蕈,毛收入将近就卖得了28000多元,平菇投资11000多元,到现在卖得了20000元左右。“普村村民张良平感觉效益十分不错。

“不想不做不行动,这个地方就不会变化、不会发展。”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永生介绍,下一步将动员村民发展香蕈种植,拓展“江红李”等其他林果业、农旅业等多元特色产业,探索电商平台带货新路子,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